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3178|回复: 16

[讨论] AR膜理论设计和生产实践T曲线才差异性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 0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好!在做AR时,理论设计曲线与实际生产曲线细节上是有差异的。
0 q/ k; v7 Q# J/ ?$ X这会导致对颜色有要求的产品开发的难度。
- T& x- O6 S  ]; x( {% L那么,差异性的来源是什么? 9 i& o- R/ d3 b. {; o( ?
1 l1 K& d: R- R
首先,设计时,我们用的膜料的折射率都是在自己机器上,做7/4波长单层膜,通过macloed计算测定的。   c: Q( g- C' L: m7 h+ S4 F4 l% d
那么设计和实际曲线的差异来源有:  0 Q) @9 ^% n0 G# L

& E/ j8 q, \& P$ A% Z3 Y0 \1.7/4波长测出的折射率,膜系设计时膜厚一般都不是7/4波长,这两种情况下折射率是不一样的
- t5 U8 X: }# t7 X) v2 n! T; h# E
; g5 V  p; G" l" s. \/ c. o2.设计时,理论上认为层与层之间是没有过渡层的,但实际是有过渡层的
0 k. @. }1 g: W4 ~7 `) r1 U- y1 M% {% s, H& O
3.计算出的折射率不准确(自己可以编译小程序,做到尽量准确)  d% ]+ K* K: r8 M6 j: s! M

- U" x7 u" S* q$ c; d  \; p那么除此以外,理论与实际的差异还有哪些来源?并且,哪种因素影响最大?
7 a  ^! U- A5 P哪位有这方面的资料和经验    t/ G2 x2 c, S% \" i

% B6 F5 D- i( y( U: |1 K: U请畅所欲言!!
发表于 2010-7-3 07: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考虑下膜厚均匀性,基底的吸收,以及减小双折射率效应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膜厚均匀性,你指的是?
发表于 2010-7-14 21: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說的第1點我很認同,但是主要不是折射率,應該是Tooling值的差異較大.AR設計每層厚度差異的,薄層與厚層之間的Tooling值是不一樣的,特別是薄層影響較敏感.
发表于 2010-7-19 04: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要好好学学啊
发表于 2011-3-22 2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9-4 21: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9-4 2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9-4 2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1 23: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4-29 14:58 , Processed in 0.0357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