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膜溅射: Z6 i1 r" J+ f8 b7 t/ C
溅射是微电子制造中,不用蒸发而进行金属膜沉积的主要替代方法。第一次发现溅射现象是在1852年,Langmuir在20世纪20年代将其发展成为一种薄膜沉积技术。溅射的台阶覆盖痹霍发好,辐射缺陷远少于电子束蒸发,在制作复合材料膜和合金时性能更好,这些优点使得溅射金属沉积技术成为大多数硅基工艺的最佳选择。
& [& Y! |% ^" {# g' j: e1 O5 m) z2 X; H2 W, T( m, P
简单的溅射系统sputter.jpg所示。在真空腔中有一个平行板等离子反应器,非常类似于简单的反应离子刻蚀系统。对于溅射应用,等离子腔体总归要构造成能使高能离子轰击到溅射靶上,溅射靶含有所要沉积的材料。溅射时,将靶材料,而不是圆片,放置在具有最大离子流的电极上。为了收集尽可能多的出射原子,在简单溅射系统中,阴极与阳极相距很近,通常小于10cm。用某种惰性气体充入此腔体,腔内气体压力维持在0.1Torr左右,这使得平均自由程有几百微米的量级。$ i2 z" e( e. Q6 w: ]
7 u# }6 ?/ v4 N+ s' p/ C! t
由于该工艺的物理特点,可用溅射沉积的金属种类很多。在溅射元素金属时,因为简单的直流溅射具有较大溅射速率,故优先采用;而溅射绝缘材料如SiO2时,应当用RF等离子体。如果靶材是合金或化合物,所沉积材料的化学配比会比靶材料略有所不同。无论如何,当溅射速率不同时,可以看到靶的表面集聚更多的溅射速率较低的材料,这将使沉积薄膜的成分重新接近于靶体材料(只在靶温度足够低,固态扩散受到抑制时才正确),因而溅射不仅对于元素,而且对很宽范围内材料的沉积具有很大吸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