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1308|回复: 5

[转贴] 怎样估算折射率和膜厚(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4 19: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估算折射率和膜厚(转贴)  
% n/ S6 l, K/ c6 O/ C8 ?7 m4 ]
! z; B* w0 H2 v; U! i# W7 r8 ]9 H7 S3 [& {
" @4 w* x* ]- v. @1 r( d
镀个较厚一点的单层膜,根据极值点(膜比基底折射率高的看极小值,膜比基底折射率低的看极大值,并且选取长波段的极值点,因为在长波段折射率色散小)估算出膜层的折射率,该点的反射率,根据薄膜光学原理,相当于单个四分之一光学厚度的膜厚(单层四分之一光学厚度的薄膜等效折射率为n^2/ng,n为膜的折射率,ng为基底折射率)的反射率。算出折射率后,再判断极值级次,根据这个级次就可算出膜厚。现在举一例子加深理解。
* [1 [8 y3 M" b- q, f! r' _- n! q7 q, a
9 \. `$ n0 |9 c0 ^怎样估算折射率和膜厚 - 薄膜人生 - 薄膜人生; r4 V9 K! J# s/ C' @1 ~; o% x
/ m0 k! n4 p+ l7 p
2 }2 z8 v( O9 D6 g
图中基底折射率为1.52,该曲线的透过率极大值是空白玻璃的透过率,说明镀的膜没有起增透作用,判断膜的折射率应该大于基底的折射率,所以我们要选极小值点的反射率来分析薄膜的折射率(选极大值等于在分析空白玻璃,因为是偶数个四分之一膜厚,等同虚设层),为选色散小的区域,可以找到最长波段的极小值为1184nm,透过率为80.08%。设空白基底的单面透过率为T1,镀有膜层侧的单面透过率为T2,总和透过率,也就是所测透过率为T,则有关系式1/T=1/T1 + 1/T2 - 1(大家可以自己推算,就是简单的等比数列叠加,可先算出R1,R2和R的关系式 R=(R1+R2-2R1R2)/(1-R1R2),然后用1-Rx代替Tx),在这儿T1=95.742%, T=80.08%, T2为未知数,代入后得出T2=83.037%,于是R2=1-T2=16.963%,R2=(n^2/ng-1)^2  /  (n^2/ng +1)^2 ,n=sqrt(ng*(1+sqrt(R2))/(1-sqrt(R2) )=1.910,这就是膜层的折射率
; w+ @9 e) M, {/ K# k然后来算膜厚。首先判断透过率曲线的级次,在脑中要明确的是,当膜的折射率大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小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当膜的折射率小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大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根据前面分析,这儿当然是极小值啦。如果没有折射率色散,相邻两个极值之间 的波长位置的比值应为k/(k+1), k=1,3,5,7....(设第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1,相邻的另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2,这里假设λ2的级次高于λ1,所以λ1>λ2,则kλ1/4=nd, (k+1)λ2/4=nd,两者比较后,就得出λ1/λ2=(k+1)/k )。我们来看891.0nm和1184nm这两个极值,1184/891=1.328, 所以判断k=3,于是根据kλ1/4=nd 有 d=kλ1/4n=3*1184/(4*1.91)=464.9nm。, D7 \" j+ I/ S
说明:这种方法只是粗略地估计膜层的折射率和厚度,因为我们忽略了折射率的色散,也忽略了薄膜在沉积过程中的折射率非均匀性。要精确测量还是要通过带有修正因子的程序拟合,或且专门仪器测量。
: j; z7 A9 o) h; K
( J! \& [9 a& ^+ W 3 t; J( g' d5 _- M' J- ^8 S
( u( Q5 o. |3 S" [# l% u) h. e5 U/ H; {
若是反射率的级次就反过来了哇,当膜的折射率大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大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当膜的折射率小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小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 U+ {: P3 K8 }

$ `% }+ `$ t' l- v9 k* f+ s
7 K. z+ _% y6 g; m0 y  @. g, U" z  _6 U
相邻两个极值之间 的波长位置的比值应为k/(k+1), k=1,3,5,7....(设第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1,相邻的另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2,这里假设λ2的级次高于λ1,所以λ1>λ2,则kλ1/4=nd, (k+1)λ2/4=nd,两者比较后,就得出λ1/λ2=(k+1)/k )。我们来看891.0nm和1184nm这两个极值,1184/891=1.328, 所以判断k=3,于是根据kλ1/4=nd 有 d=kλ1/4n=3*1184/(4*1.91)=464.9nm。8 R. K- o" h4 a: X- m9 \
对于这一段,有人对我说不太理解,我试着做下解释,也请各位说说看法," k/ X( C' \7 T0 _7 c  H
kλ1/4=ndcosA 但是这里我们是垂直入射,所以略去了COSA这一项,这个等式是由薄膜的特征矩阵的表达式得出的产生极值的条件,有兴趣的同事去看现代光学薄膜技术1.3,里面有详细的推导。可以看出,相邻的两个极值之间,极值数是相差1的关系,1184/891=1.328从上面这个比值可以看出  和4/3=1.333植是差不多的,所以对应的值应该就是第4个和第3个极值。
# c  O0 ~- ^: m( X9 U9 E: D5 V& w6 Z

  Q" j$ v% B3 v/ N# B/ z
2 `0 e6 W( Q: S# G& i
% H' o! W  J3 c: Z* M* J# T8 Z
) \6 Z* Q# C7 f. ^; {/ S, B估算膜厚与折射率,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以前就是这么做来的。8 {, O9 u: {7 M# J: y& l1 Z
但膜层损耗,恐怕还是需要用软件来反向模拟。 2 N  J1 K9 _: n1 Z, ^
如果没有反向模拟软件,或假定一个系数,用软件正向计算,眼睛看结果了,呵呵。! |) r$ P7 y# x3 q9 @/ N4 j8 {3 q
单从透(反)射率曲线 几个极值点的值,信息量太少。 即使可以计算,成膜均匀性、散射、测量误差等等因素, 都会带来计算偏差。再退一步,即使没有这些影响,又如何区分 折射率变化 和 损耗对 测量值的影响。
% v- T1 r1 M+ M吸收同样存在色散,假定遵从某个近似方程。通过多点拟合,近似得到方程的系数。 选择不同近似方程,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的。
发表于 2019-10-23 18: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怎么没有显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4-20 16:03 , Processed in 0.0379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