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703|回复: 0

[转贴] 是谁研制出中国第一根1.06um波长激光晶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1 07: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5年,成都锦江河畔一幢低矮的旧房子里,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根1.06微米波长的激光晶体,这距离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激光晶体仅一年。随之,中国第一束1.06微米波长的激光被“发现”。谁也没想到,这束神奇之光是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用自制的“土炉子”完成的,而当时力排众议、全力支持搞激光研究的正是时任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的张万禄。今年1月24日,这位为中国第一束激光发现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学家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享年 94岁。  当年他拍板 力排众议搞“激光”  时光倒流到1964年那个闷热的下午,正在研究所图书室查阅资料的张万禄被一则消息吸引了眼球:美国科学家在宣布发现世界第一束激光后,又研制出了1.06微米波长(即YAG)的激光晶体。这对当时还不知道激光为何物的中国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则消息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意义。而身为中国第一代科研人员的张万禄却敏锐地察觉到,这束神奇之光将会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然而这个消息带给张万禄的不是喜悦,而是一块无形大石,压在了他的心口。“正是他的坚决支持,改变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才让中国有了第一束激光。”回想起当年张万禄立下“军令状”,排除万难全力支持搞激光研究的情景,73岁的科学家罗楚华难掩激动。罗楚华说,那时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创立才两年多时间,而张万禄是该所的第一任副所长,主管科研。“当时研究所主要是研究原子能,要想改变方向搞激光,只能悄悄进行。”  搞还是不搞?国家允许搞吗?这让张万禄辗转难眠。要搞,在计划经济下,国家没立项,科研经费从何而来?技术从哪儿学?毕竟对激光这一新兴的高科技,中国没有先例,而美国的科研杂志上也只有简单的介绍。不搞,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未知的科学领域强烈吸引着张万禄,他也不想中国在这一新兴技术上一直落后于美国。   “即使背负骂名,也要把中国激光搞出来。”张万禄下定决心,他马上找到了当时还是助理研究员的罗楚华。“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这也是张所长一贯的原则。” 原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斗文说,虽然当时研究所有很多科学家,可张万禄看出了这个刚刚进所不久、年富力强的助理研究员身上的潜力,也知道罗楚华一直在关注美国激光的研究动向,他决定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罗楚华。  自制“土炉子” 发现中国第一束激光  其实作这个决定,张万禄心里也没底,但他说服自己,这是为了民族利益,就算自己有什么损失或者遭遇不测,也能感到欣慰。“要钱,我给你弄,出了什么事,我给你扛。”有了张所长的“保票”,罗楚华也信心十足,“有你的支持,我一定完成任务。”一个重大的决定就这样私下里悄悄达成,他们俩甚至都无法料到,接下来会遇见什么样的困难。  没有经费,张万禄将其他科研经费合理利用、想方设法地“挤”钱出来;不能明着搞,就“偷偷摸摸”地搞。然而最困难的是没有起码的科研资料和设备。凭借着扎实的英语功底,张万禄和罗楚华从国外科研读物简短的介绍中看到,美国生长激光晶体采用的是高频炉,而什么是高频炉他们却摸不着头脑。张万禄和罗楚华靠着想象,“土法上马”:搭一个土炉子,炉子外面用一层铁皮包围,为了达到保温效果,他们到华西坝捡来泡沙石填在炉子中间做保温材料,最里层镶用一个耐高温的坩锅用于熔炼,再配制一个手柄用于升降炉子,这个中国制造的“高频炉”就这样诞生。他们没有想到,异想天开发明的“土炉子”的功效竟和美国科学家研制出来的一模一样。  艰难而漫长的炼晶过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1965年,中国第一根1.06微米波长的晶体被成功研制出来,随之,激光探测器、激光测距机和第一束1.06微米波长的激光相继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激光科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中央知道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情况和研究成果后,被深深感动,立即以“501项目”给研究所下达了研制任务,从此,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开始了我国军用激光仪器的研究,而《中国激光史概要》将张万禄、罗楚华和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名字一起载入了史册。  儿女敬佩他 爸爸从不以权谋私利  “父亲的成功其实也源于他的‘偏执’。”女儿张晓东说,和很多科学家一样,除了科研,父亲几乎没有别的爱好。因为忙,父亲从来没有时间做家务和关心子女的教育,家里一切事情几乎都是母亲在操持。但是父母的感情极好,“母亲很崇拜父亲,父亲也尊重母亲。”张晓东说,聪明而心地善良的父亲虽然没有说过甜言蜜语,也没有所谓的浪漫细胞,但是却同母亲恩爱携手了60余年。  不仅如此,父亲非常讲究原则,身为研究所副所长,却从没给家里谋过一点福利。儿子吴斐文从西藏当兵回来后,张万禄没有动用关系为儿子谋个好工作,而是让儿子服从安排进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1997年,研究所要为老干部分配新房,张万禄没要,“他说自己老了,有房子住就可以了,要把机会让给年轻的科研人员。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没享过父亲的“福”,但父亲的品格却让儿子吴斐文深深敬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5-15 22:46 , Processed in 0.028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