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971|回复: 0

[其它信息] 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产能过剩呈现恶性竞争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 2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产能过剩呈现恶性竞争局面 2011年,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仍然保持了很大幅度的增长,光缆产量达到8000万芯公里(保守估计),光纤产量达到近1亿芯公里,我国的光纤光缆及材料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在2012年,预计将会延续去年的增长势头,其主要动力来自全球各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都在加大宽带建设的力度。     2011年对于国内线缆企业而言,仍是丰收的一年。光网城市、宽带提速、三网融合等战略刺激了国内线缆市场的需求,同时日本地震所产生的产业效应也为国内线缆厂商带来了较大的裨益,几家中日合资光纤预制棒厂纷纷投入生产,直接带动了国内自产预制棒的产能提升。  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光缆需求量约9800万芯公里,与2010年大体持平,超出了此前业界对于2011年整年市场的预期。与此同时,国内几家主要的线缆厂商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厂商。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国内线缆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存在着巨大隐忧,严重制约了国内线缆产业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光纤光缆上下游产业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在缺乏有效管控的背景下,供应商、电信运营商无休止地讨价还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家基础网络的质量,部分厂商亦丧失了企业的良知,各种劣质产品开始充斥国内的基础网络市场。  从国内光纤光缆的产能来看,这几年光纤光缆及材料价格都在逐年降低,甚至出现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情况,一批中小规模的光缆企业已经关停并转。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实施“做大做强”的战略,通过兼并和扩产等方式持续加大光纤光缆的产能,致使产能严重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使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林中指出:“产能过剩是国内线缆市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仅如此,国家通信光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陈海燕指出,根据2011年对各线缆企业的抽样检查情况来看,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不断下降,产品的稳定性不高,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光缆的渗水问题。  自1992年以来,国内线缆的质量在逐年下降,线缆的质量问题导致基础网络的寿命缩短,同时线缆在网期间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线缆在国家网络中的位置,就如同人体的神经系统,如果人所有的神经系统每三五年就要更换一次,人也就不用活了”。“国内很多线缆企业,甚至在光缆生产过程中都加入了再生料,且呈现常态化,现在不使用再生料反而是不正常现象,只有少量出口的线缆产品不采用再生料。”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一直呼吁要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其中国内线缆行业的质量问题非常突出。低价竞争、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让整个线缆行业的发展处于阴霾之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国市场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线缆回收产业链,将国外退役的电缆收购回来,加一部分材料,就用来制作电缆,其质量可想而知。而这种现象也严重影响到了光纤光缆的上游产业,原材料供应商对此也是怨声载道,“由于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低,国内市场销售3~5吨原材料所获的收益,甚至都不足出口1吨的收益高”。 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之下,国内线缆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出现了扭曲的现象。在光纤光缆行业发展的近十年中,有一些以产品质量过硬而知名的企业,在低价竞争的环境中无法生存下去,最终走向了被兼并或破产的地步。市场中“劣胜优汰”的现象已经出现,整个线缆产业的发展也亮起红灯。由于运营商“反向竞拍”、“最低价中标”的政策,同时厂家又采用了恶性“价格战”的方针,使光缆价格持续走低。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采用降低光缆原材料质量的手段,相关部门及运营商在采购过程中又没有对质量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使得质量低劣的光缆产品“享受”着高水准的价格利润。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线缆室主任刘红峰指出,在当前的这种集采体制下,线缆供货商在参与投标时,为保证处于一类供应商的位置(二类供应商的份额会比一类供应商少20%),不得不降低报价,而后期技术人员为保证利润,只能采用更换材料的方式,而下一年,运营商的集采标准又会在此基础上继续下调,尤其是价格参数。  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光缆使用寿命主要原因之一。普遍企业使用了掺有再生料的材料,这些产品长时间后可能出现开裂等问题,对光缆线路的可靠性会造成危害,不仅影响通信网络寿命,也会影响企业品牌。    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还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企业工艺不稳定,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工艺方面,由于运营商采购标准不同和时间经常变化,光缆厂商又是以销定产,生产管理变化大,生产设备控制参数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状态不是很稳定。有的厂家管理不严又没有进行很好地调试,致使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波动很大甚至不合格。材料厂家也因价格竞争技术参数经常波动,但相应的光缆生产工艺并没有很好地根据材料变化进行参数调整,故光缆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  管理层面,有些厂家没有材料检测设备,有的厂家采购了检测试验设备之后也没有重新标定、检修,根本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只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最低价中标”加速环境恶化  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下,运营商的集采机制无疑使恶性竞争的格局愈演愈烈。多位专家提及去年中国移动的一次线缆集采,其最终的集采价格远低于线缆的成本价,长此以往,线缆市场将难以稳定发展。刘红峰透露,在这样低价格的集采环境下,运营商心里也没底,如此低的价格,究竟有没有问题?使用的设备能否达到实际使用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光纤的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国内比较冷静的运营商开始重视质量,如中国电信在广州建立了质量检测中心,江苏也正在建设质量检测实验室。每批采购的线缆产品,都要进入实验室检验,质量合格才可以,产品不合格的厂商将降低其采购份额,重要工程亦将不允许其参与。  反向投标、最低价中标也涉及到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每年对于三大运营商的考核中都会涉及采购所节省的成本,不同运营商之间还有对比。他认为,“市场经济不是省钱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性价比更高,国家应取消对国有企业类似的考核指标”。招标过程中,运营商理应按照“恶性竞标出局、最低价出局、保持平均”的策略,而目前的招标政策则鼓励反向投标,促使劣胜优汰。  不仅如此,在运营商的集采中,有些运营商的采购人员为了业绩合法化,要求降低线缆国标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有些标准制定单位迎合低价招标,不顾国家利益,降低国标的技术要求。  低标准会使劣质产品横行,降低光缆线路使用寿命,造成网络事故,将会毁掉我们线缆行业,应该引起我们行业高度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5-10 10:52 , Processed in 0.0244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