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纤的种类繁多,但就其分类方法而言大致有四种,即按光纤剖面折射率分布分类,按传播模式分类、按工作波长分类和按套塑类型分类等。
% v# a" u( ]$ X/ o此外按光纤的组成成份分类,除目前最常应用的石英光纤之外,还有含氟光纤与塑料光纤等。
~2 }& Z4 s! h6 s/ Z1、按折射率分布分类──阶跃光纤与渐变光纤
9 k4 x" t6 P1 _, f① 阶跃光纤
& b7 `' \4 d2 e @! W所谓阶跃光纤是指:在纤芯与包层区域内,其折射率分布分别是均匀的,其值分别为n1 与n2,但在纤芯与包层的分界处,其折射率的变化是阶跃的,如图2.2 所示。
* _% r- s9 P" U/ m4 [+ \
: j' g: B8 E' I. w+ S C+ I其折射率分布的表达式为:, j# w# U. _$ D( n7 c
* g4 Q% J N" U* w0 O j) m阶跃光纤是早期光纤的结构方式,后来在多模光纤中逐渐被渐变光纤所取代(因渐变光纤能大大降低多模光纤所特有的模式色散),但用它来解释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还是比较形象的。
9 k2 d& ?5 ~0 r% ^8 h( B而现在当单模光纤逐渐取代多模光纤成为当前光纤的主流产品时,阶跃光纤结构又作为单模光纤的结构形式之一。
: a# h3 D) G3 y6 N( v S② 渐变光纤
0 D5 ?, f3 I+ `. I c所谓渐变光纤是指:光纤轴心处的折射率最大(n1),而沿剖面径向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其变化规律一般符合抛物线规律,到了纤芯与包层的分界处,正好降到与包层区域的折射率n2 相等的数值;在包层区域中其折射率的分布是均匀的即为n2。如图2.3 所示。& W5 d S- l) a! ], u% H- m
) Y4 j" S8 M# R* o; f/ [" K+ D; C
其中:% I# \& Z0 y; H* N% [* E- I
n1 为光纤轴心处的折射率1 Y: K+ p4 G5 f6 G7 e
n2 为包层区域折射率7 N: x/ ~4 Z) q2 x$ n
a1为纤芯半径
4 L5 n6 w W3 ]6 q+ G称之为相对折射率差
9 d& l9 J$ S4 j/ p! D/ t至于渐变光纤的剖面折射率为何做如此分布,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多模光纤的模式色散,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详见§2.4 部分。
* O( q" f6 w8 H* n. W2、按传播模式分类──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Q% I' [0 d7 T5 \4 g& i2 T8 v
传播模式概念
9 n0 G0 t& z7 P; O, l9 R. e9 `我们知道,光是一种频率极高(3×1014 赫兹)的电磁波,当它在波导──光纤中传播时,根据波动光学理论和电磁场理论,需要用麦克斯韦式方程组来解决其传播方面的问题。而通过繁琐地求解麦氏方程组之后就会发现,当光纤纤芯的几何尺寸远大于光波波长时,光在光纤中会以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播模式进行传播,如TMmn模、TEmn模、HEmn模等等(其中m、n=0、1、2、3、……)。其中HE11模被称为基模,其余的皆称为高次模。" l) e* A* X2 \& M+ g2 @
① 多模光纤
, w: v. b( c; F7 N6 {+ q, Q( h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纤芯直径d1)远远大于光波波长时(约1 微米),光纤中会存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播模式。不同的传播模式会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与相位,因此经过长距离的传输之后会产生时延,导致光脉冲变宽。这种现象叫做光纤的模式色散(又叫模间色散)。
, } a/ w7 j+ j+ G* `; Z" a2 y; _. i计算多模光纤中传播模式数量的经典公式为2,其中V 为归一化频率。例如当V=38时,多模光纤中会存在三百多种传播模式。模式色散会使多模光纤的带宽变窄,降低了其传输容量,因此多模光纤仅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光纤通信。多模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大都为抛物线分布即渐变折射率分布。其纤芯直径d1,大约在50 微米左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