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0|回复: 0

[转贴] 原子的辐射跃迁及其能级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5 12: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子(或分子、离子)总是力图使自己的能量状态处于基态上,被激发到高能级后的粒子,力图回到基态上去,与此同时放出激发时所吸收的能量。基态是粒子能量最平衡最稳定的状态,从高级回到低能级去的过程称为跃迁,跃迁时释放的能量即辐射。跃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V$ _; \' e3 S* l. U1 W' h
1、自发跃迁 9 e4 _( D  Z+ n' y
不受外界能量的影响,只是由于原子内部运动规律所导致的跃迁称为自发跃迁。这种跃迁释放能量的形式又有两种:一种是变为热运动释放能量,叫做无辐射跃迁;另一种是以光的形式将能量辐射出来,叫做自发辐射跃迁。自发辐射出来的光频率γ,由发生跃迁的两能级间之能量差所决定。 普通光源如白炽灯、日光灯、高压水银灯、氙灯等都是通过自发跃迁辐射产生光,这种光是非相干光。
0 R) O7 a" z" J/ |6 [# w) E6 Z# K& `2、受激跃迁% B* I" [8 f7 p4 X+ e4 [7 O; c. I6 Q
由于入射光子的感应或激励,导致激发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去,这个过程称为受激跃迁或感应跃迁。这种跃迁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受激辐射出来的光子与入射光子有着同样的特征,如频率、相位、振辐以及传播方向等完全一样。这种相同性就决定了受激辐射光的相干性。入射一个光子引起一个激发原子受激跃迁,在跃迁过程中,辐射出两个同样的光子,这两个同样的光子又去激励其它激发原子发生受激跃迁,因而又获得4个同样的光子。如此反应下去,在很短的时间内,辐射出来大量同模样、同性能的光子,这个过程称为“雪崩”。雪崩就是受激辐射光的放大过程。受激辐射光是相干光,相干光有叠加效应,因此合成光的振幅加大,表现为光的高亮度性。
  D' B# W  d0 C  激发寿命与跃迁机率取决于物质种类的不同。处于基态的原子可以长期的存在下去,但原子激发到高能级的激发态上去以后,它会很快地并且自发地跃迁回到低能级去。在高能级上滞留的平均时间,称为原子在该能级上的“平均寿命”,通常以符号“τ”表示。一般说,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约为10-8秒。
" B" d( v( A/ a8 L' t  激发系统在1秒内跃迁回基态的原子数目称为“跃迁机率”,通常以“A”表示。大多数同种原子的平均跃迁机率都有固定的数值。跃迁率A与平均寿命τ的关系:A=1/τ
. H- P9 Y' Q; ~7 q6 \7 a3 S# H由于原子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各能级的平均寿命长短不等。例如红宝石中的铬离子E3的寿命非常短,只有10-9秒,而E2的寿命比较长,约为数秒。寿命较长的能级称为“亚稳态”。具有亚稳态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物质,是产生激光的工作物质,因亚稳态能更好地为粒子数反转创造条件。, Q& b7 n, E3 @7 Q# B
由大量原子组成的系统,在温度不太低的平衡态, 原子数目按能级的分布服从玻耳兹曼统计分布:3 @. b, ^: p3 F2 \7 q) u3 A; r

) h% V- r2 T5 o+ K
' W: X, @4 F. c- x" _# m% G1 Z  若 E2 > E1,则两能级上的原子数目之比
& w# {4 A/ K& P% W0 T3 o
0 @, M7 ]4 R; z0 x$ s                    
! a( Y0 M, o+ K! q% R! C0 w  数量级估计:7 t7 R& _! G! r9 k2 q/ C

6 {* E2 P, p: G) n故        
, Z4 t+ X+ r/ }# I/ }
% m+ f: j8 l4 m8 j. D  但要产生激光必须使大量原子激发,并且 N2 > N1,这种状态称为粒子数反转( population inversion )。
* O8 N2 |# j6 b5 r  原子激发的几种基本方式:
$ }- u+ J% z" D+ Y) f             (1) 气体放电激发
9 W, z4 a4 \3 j( [- m) M             (2) 原子间碰撞激发$ j6 O" t# ~5 a8 F) Q
             (3) 光激发
7 F+ }3 W, m! t) E+ m" L. @6 Y常见的几个能级系统
% T6 p& Q7 k* h$ k+ w二能级系统# I1 i- q4 y( E% z8 _. d8 F) ]# J
如果激光器运转过程中有关的能级只有两个,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把处于下能级E1的原子尽可能多地抽运到上能级E2。设能级E1和E2上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分别为N1和N2,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的概率分别为A21、W12和W21。如果能级统计权重相等,则受激吸收系数B12和受激辐射系数B21相等,因而W12=W21=W。E2能级上粒子数N2的变化率为& F# B* w0 ?' a
! [2 n" o3 z' c, _! [+ i# @
; ?, q/ T$ i- |! [
' q9 m" N! \( @; g  |
可见,不管激励手段如何强,(A21+W)总是大于W,所以N2<N1。这表明,对二能级系统的物质来说,不能实现粒子数反转。- ?& q7 W! U2 e. a( W
三能级系统
) V, ~2 D, W( k- ?3 _3 g如果激励过程使原子从基态E1以很大概率W抽运到E3能级,处于E3的原子可以通过自发辐射跃迁回到E2或E1。假定从E3回到E2的概率A32大大超过从E3回到E1的概率A31,也超过从E2回到E1的概率A21,则利用泵浦抽运使W>W23或W>W12时,E2和E1之间就可能形成粒子数反转。
9 c. C. D7 d! S/ a: x4 f6 b先写出E3和E2上的粒子数变化率方程:3 |" S# k6 b& o: ]
# E. g- k/ j* c& O# M2 c! _8 B
当达到稳定状态时,可推得
" K. F1 U% h# ^! b7 d# T! G$ u9 R5 U* f; B1 H
可见当W足够大,且W>A21时,便有N2>N1,从而使三能级系统中的两个能级E2和E1实现粒子数反转。红宝石激光器就是以红宝石为工作物质的三能级系统。它的E3能级寿命很短,约为5×10-8秒;而E2能级寿命很长,约为3×10-3秒,于是在E2和E1之间可能形成粒子数反转。寿命较长的能级E2称为亚稳态。由于E1为基态能级,总是集聚着大量粒子,要实现N2>N1需要的激励动力相当强,这是三能级系统的缺点。
6 d/ T( ^+ {) ]7 |! v' Z* e四能级系统/ x0 C: @3 \  W' g) n# Q* c
在外界激励下,基态E1的粒子大量地跃迁到E4,然后迅速转移到E3。E3能级为亚稳态,寿命较长。E2能级寿命较短,因而到达E2上的粒子会很快回到基态E1。所以在E3和E2之间可能实现粒子数反转。由于激光下能级不是基态,而是激发态E2,所以在室温下激光下能级的粒子数很少,因而E3和E2间的粒子数反转比三能级系统容易实现。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钕玻璃激光器以及YAG激光器都是四能级系统激光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5 , Processed in 0.0280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