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9|回复: 0

[转贴] 多晶硅相对过剩 非晶硅薄膜异军突起

[复制链接]

247

主题

247

主题

247

主题

积分
58142
发表于 2010-1-25 2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晶硅相对过剩 非晶硅薄膜异军突起: ^9 T# Z0 Z& Y% F9 f5 p# ^/ ]
4 X8 \5 t2 |2 z% ?0 O1 s
    对于国内太阳能产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09年虽然没有重复2008年“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但也称得上“悲喜交加”。
( _/ ~2 R. y  N5 R" l- o8 ]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文将多晶硅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并制定政策抑制各地的多晶硅投资热潮。这一政策一时将太阳能光伏产业置于尴尬境地。此间,由于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倒挂,不少规模小、技术低的多晶硅企业倒闭。6 _4 a3 U. l( \" [  m7 v% W
    但研究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尚是“表面现象”,而令多晶硅产业前途莫测的还有上网电价问题。传闻中可能定在1.09元/度的上网电价,无疑将使大多数企业无利可图。5 r7 J) u! Q1 q9 m+ l8 c4 T" r1 s/ `" Z
    “我们一直在呼吁国家尽早出台上网电价政策,给这些生产企业一些利润空间。”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I% ]( U/ r! U
    2009年12月24日通过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被认为会给这些企业带来利好,因其“确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并将'电价附加’和'专项资金’整合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石定寰说。* u9 y* J& D8 e3 ]4 B% w4 ]
    石定寰认为,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上网难”的问题。但他同时指出,如何做到全额保障性收购,还有待进一步解释。“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一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但到2008年6月,才有两个项目获得每千瓦时4元的上网电价,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基本没有启动。这中间的主要原因是电价。”4 U" g3 j) }' N
    90%太阳能企业会亏损# g- z5 f6 z+ @4 f1 w5 W
    虽有国家补贴,但太阳能在价格竞争中目前并无胜出的可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传统煤炭发电成本价为0.6元/度~0.7元/度,太阳能发电成本价则需要大约1.2元/度~1.3元/度,国家如果采用1.09元/度的上网电价,将令90%的太阳能光伏板生产商亏损。”7 [' P* ~2 b" B* S
    “光伏产业能否发展,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开拓,也取决于电价。”石定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电价决定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这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遇到的共性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关产品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应该往下调,但也要有一个适合产业健康发展的电价。如果电价很低、利润很小,企业也就没了积极性,更难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会对市场培育产生重要影响,也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 i1 D2 m& y* x# U$ Y6 B1 @    石定寰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尤其是尽快出台太阳能光伏上网电价非常重要。
3 g" q9 c) z) k6 V; o5 R    而中国对太阳能的补贴是才刚开始,属于起步阶段,所以除了依赖国家补贴,“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太阳能光伏板技术,降低成本,未来太阳能发电才能够充分发展。”石定寰说。) [' Q; z; C/ s% v; s
    薄膜电池将占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一半/ @$ n: v& m) U) ]' ^, k1 U* u) K
    据了解,制造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原材料可分为三类:单晶硅、多晶硅及非晶硅薄膜。目前,非晶硅薄膜因其生产成本低,以及更加环保,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L9 P+ J$ y( E( t" f% E    “非晶硅薄膜的能量转换效率虽然只及多晶硅的一半,但生产成本也仅是多晶硅的1/3。” 香港上市公司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铂阳太阳能”)主席彭立斌告诉记者,而且,非晶硅薄膜太阳能光伏的转换率技术目前已有新的进展,“可达9.8%,远高于以前的6%~7%水平”。! @3 m, r; ^" l: z6 k6 Y9 N
    据了解,在美国,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市场占有率正不断提升,而多晶硅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则呈现持续下降态势。4 G8 A" \# s5 p- e! |; g
    据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MW,较20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92MW,同比增长123%。
% K1 J6 M, L+ m& J% B4 C    而美国NanoMarkets预测,薄膜太阳能电池2015年的发电量将达到26GW,销售额将超过200亿美元。2015年前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薄膜太阳能电池。! \. I/ j2 B7 A1 U% h/ [4 D# S
    “多晶硅电池发电成本在2美元/度以上的时候,薄膜电池就已经接近1美元/度了。如果进一步开发的话,薄膜电池的节能效果会更好。同时,相比多晶硅来讲,薄膜电池的能源回收周期也更短,不到1年就能回收了,此后20年的生命周期都是完全依靠太阳能资源。”石定寰的介绍或许能为如今薄膜电池需求量上升做一个注解。
- W  A+ d( g0 t* `$ \* P    “我国即将公布的光伏并网标杆电价可能定在1.1元/度左右,未来该价格只可能降低,不可能提高。”彭立斌表示,未来,只有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生产商才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太阳能发电成本降至火电调峰电价的成本。这样才有望使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火电同价竞争,并逐步替代火力发电。
+ v* T$ k+ y3 T) M$ F$ s    “多晶硅只是暂时相对过剩”  \4 B& A; g4 d
    事实上,业界对多晶硅产业过剩之说仍有不同看法,石定寰就是其中之一。“我不知道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支撑数据是什么。事实上,现在多晶硅这个行业仍非常小,甚至比不上垃圾发电。比限制多晶硅产能更重要的,是解决目前行业面临的高能耗、高污染、技术水平落后、国内市场需求仍然不足等关键问题。”7 D" }5 r7 M& _
    “多晶硅材料在生产流通中的污染是能够控制的。”石定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现在输出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其本身的能源消耗是低的,高耗能主要体现在前端生产中所需要的半导体材料上,现在也在逐步降低这方面的成本。目前这个产业都在积极节能降耗,过去每公斤的电耗高达200多度,但是现在先进企业已能做到耗费150度以下,基本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
! t. b' R1 L1 z0 ~    “在生产过程中,多晶硅主要产生的高污染物四氯化硅,如果直接排放出去,危害当然会比较大。但是,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已经完全能够避免将它排放出来,而可以用在工厂内部循环使用。有些企业还能够找到下游厂家应用这些四氯化硅。”
0 |# J/ `4 P/ G9 v  A) H    “多晶硅产能过剩只是暂时的相对过剩。”石定寰表示,对多晶硅产业数字上的“过剩”应当理性分析。“目前在建的8万吨产能更多是设计产能,真正达产,需要5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何尽快启动庞大的国内光伏市场,将成为多晶硅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5 , Processed in 0.0264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