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2|回复: 1

[转贴] 红宝石和蓝宝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17: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宝石和蓝宝石(姐妹宝石)介绍,给大家一点宝石学知识!
  p2 V' W0 D4 j! x4 @红宝石和蓝宝石
' K5 W5 z; H& n0 s: v4 _* n4 X' r
+ o! t& t! L% `  r2 @, I3 Q% [
, w% o# o6 X" N1 Z+ P红宝石和蓝宝石都属于刚玉矿物,基本化学成份为Al2O3。除星光效应外,只有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能做宝石。红色的称为红宝石,而其他色调的刚玉在商业上统称蓝宝石。( [0 b6 ?5 J0 G; s

4 x' X+ l7 |% m5 M/ x/ @+ M! ?1 文化赏析+ z: D, F" l7 U- K( S
1.1 红宝石* r# a% b3 U3 G1 }+ \, }. f1 g
红宝石\\\"ruby\\\"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红色。( l! X5 I& i5 v6 \$ w
① 传说戴红宝石的人会健康长寿、聪明智慧、爱情美满,而且,左手戴上红宝石戒指或者左侧戴一枚红宝石胸饰,就会有一种逢凶化吉、变敌为友的魔力。
+ _3 l7 G( j1 R) {! p② 昔日缅甸武士自愿在身上割一小口,将一粒红宝石嵌入,认为这样就可达到刀枪不入的目的。
8 q& R- n9 g8 v6 g; A; r/ v( _7 P9 ~③ 流行于13世纪的\\\"红宝石药剂\\\"极为昂贵,主要是用红宝石治疗胆汁过多和肠胃胀气,今天看来令人难以置信。% w, Q0 {( I7 y  }! e
宝石级的大颗粒红宝石非常罕见,所以小说家们竭尽丰富的想象和奇异的幻想来描绘红宝石。
$ L# y: h1 N5 P6 x马可波罗曾于13世纪写道:僧伽罗君主拥有一枚10cm长、一手指那么 厚的一颗红宝石。中国皇帝忽必烈想拿一个城池来换之,竟被这位僧伽罗君主拒绝了,他说:\\\"即使把全世界的财富都放在我的脚下,我也不愿同这颗红宝石分手\\\"。事实上, 至今没有哪一位宝石专家见到过如此巨大的红宝石,如果真有的话,也可能是红色尖晶石或红色碧玺,绝非红宝石。 8 ^8 w( C( n) }6 A: i) C) O
古时在印度和缅甸,人们曾认为美丽的红宝石本是一种特殊的白色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吸收日月之精华,最终点燃了蕴藏在内部的烈火,从而变成了红彤彤的宝石,如果时间不够,被人们提前挖出来,它们就不会具有鲜艳的颜色,而是呈暗淡的或微红的颜色。; ^* T" E1 C/ v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红宝石看作宝石中的珍品,把它当作七月生辰石,骄阳似火的七月,灿烂的阳光与红宝石夺目的红色光芒相互辉映,令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所以人们又把红宝石比作热烈的爱情,将其作为结婚40周年的纪念石。
9 l4 n; s0 L3 a; N+ c1.2 蓝宝石* ^" _" ^* `1 R% o, H  W
蓝宝石(Sapphire)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对土星的珍爱\\\"。; `" s5 N2 k( H; H- _
① 据说它能保护国王和君主免受伤害和妒忌,是最适宜于做教士环冠的宝石。基督教徒常常把基督教的十诫刻在蓝宝石上,作为镇教之宝。; e7 D: ^% J! J! Z( a
② 波斯人认为,大地是由一个巨大的蓝宝石来支撑的,是蓝宝石的反光将天穹映成为蔚蓝色的。
  Q2 \8 L6 [) z0 ^' {9 y③ 据传说蓝宝石可以除去眼中污物和异物,1391年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收到的礼物中有一颗蓝宝石,捐赠人要求把这颗蓝宝石陈列在StoErkinwald 神殿上,用来治疗眼疾,并且公布治疗效果。2 Q7 D$ J$ g+ W' N/ D0 p
很久以来,蓝宝石被看作诚实和德高望重的象征,是传统的9月份生辰石。结婚45周年称为蓝宝石婚。清朝三品官的顶戴标志亦为蓝宝石。$ E: }8 D. T# C+ O% r) j" s, {
1.3 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 Y. Z: Z1 Y9 z& w* A
在被誉为\\\"宝石之岛\\\"的斯里兰卡流传着关于星光宝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名叫班达的青年,他勇敢而仗义,为了百姓的安宁,在一次与魔王的搏斗中, 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飞箭,深深地刺入魔王地咽喉,凶恶的魔王在临死之前 拼命挣扎,以致把天撞碎了一角,使天上的许多星星纷纷坠落,其中一些沾染魔王 的鲜血的星星便变成了星光红宝石,没有染血的星星则成了星光蓝宝石。 / `% p5 |4 J8 i9 |* w  S5 o
2 红宝石、蓝宝石的形成与产地$ @' ~- O  X( y  `9 W# J
2.1 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有两种成因, u. R" H* T/ @- W
① 形成于地幔的高温高压条件,随岩浆喷出地表。# N9 e+ W3 C" L* d
如泰国、澳大利亚、中国山东、美国等国家。% T2 T/ r' f; y# {" T/ `
② 形成于接触变质作用。如缅甸、克什米尔、中国安徽等地。
; f* l) Q" K& c* T& y8 H- G世界上的红蓝宝石主要来自砂矿。是由各种原生红宝石、蓝宝石经风化作用富集而成,分布广,易开采、分选。 1 G: U) p/ t, I
2.2 出产红宝石、蓝宝石的国家有: x, Q9 p3 E& ]+ {3 @! U5 P! q
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蓝宝石最重要的供应国。其他产出国还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坦桑尼亚等。6 u  S# t; ?2 W& |6 T
① 缅甸:缅甸红宝石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红色。其颜色的最高品级称为\\\"鸽血红\\\",即红 色纯正,且饱和度很高。日光下显荧光效应,其各个刻面均呈鲜红色,熠熠生辉。 常含丰富的细小金红石针雾,形成星光。颜色分布不均匀。 高质量的缅甸蓝宝石具有非常纯正的蓝色(带紫的内反射色),当然也有浅蓝- 深蓝的品种。
- z8 Y& l, C9 \0 g②泰国:泰国红宝石含Fe高,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多呈暗红色-棕红色。日光下不 具荧光效应,只是在光线直射的刻面较鲜艳,其他刻面则发黑。颜色比较均匀。 缺失金红石状包裹体,所以没星光红宝石品种。 泰国蓝宝石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浅蓝色的内反射色,常发育完好的六边形 色带(同澳大利亚、中国一样),但尖竹纹地区的红宝石、蓝宝石质量较佳。
$ n' Y! T' f) H③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红宝石以透明度高、颜色柔和而闻名于世。而且颗粒较大,其颜色多彩 多姿,几乎包括从浅红-大红各种过渡色。另外其色带发育,金红石针细、长而 且分布均匀。斯里兰卡蓝宝石同红宝石一样,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其颜色也很丰富,除蓝色外,还有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具翠蓝色内反射色。
+ h2 V# M/ {7 z) g1 C. l4 i, J! f④柬埔寨拜林:近年来拜林蓝宝石在国际上十分走俏,为一种明亮、纯正的蓝色。
9 r' v' L$ `( ^8 \1 Y- E+ B⑤喀什米尔蓝宝石:发现于1881年,产量很少。喀什米尔地区的“矢车菊”蓝宝石,一直被誉为蓝 宝石中的极品,它为一种朦胧的、略带紫色调的浓重的蓝色。给人以天鹅绒般的 外观。由于武装冲突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目前市面上已见不到该品种。! G( V5 Z, D. X
⑥澳大利亚:可有多种颜色,主要是透明度较低的深蓝色、黑蓝色,颜色不均匀,六边形色带 发育,其颜色深于泰国蓝宝石。
2 W, K) R4 I# j# f⑦中国:
+ u+ X9 f2 S! m& n) @) m红宝石:发现于云南、安徽、青海等地。其中云南红宝石稍好。
' J- h- `% E& o  A蓝宝石:发现于海南蓬莱县、山东潍坊地区、青海西部、江苏六合等地。山东蓝宝 石以粒度大、晶体完整而著称。最大达155克拉,但颜色过深、透明度较 低。与蓝宝石相比,黄色蓝宝石大多透明度较好。1 i* c9 [$ ?3 I6 w$ P  o/ u
3. 红宝石、蓝宝石的基本特征
" d% n  Z0 B" ]% D化学成份:是Al2O3。常含微量的杂质元素Cr、Ti、Fe、V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方式为:' U; m% J* s/ M1 q& a7 r  c
①以类质同象替代Al3+。   `& n# n1 _- l' x1 \8 o' E9 z0 @
②机械混入的氧化物。% q: H1 P- Z, |% q
晶体形态:板状晶体多产于富硅、贫碱的接触变质岩中。柱状、桶状晶体多产于含硅、 富碱的碱性橄榄玄武岩中,且多具深色溶蚀壳。 3 E9 O: |; ^6 K( J5 V) b
颜 色: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所有颜色。3 b2 Z' B2 \" W/ |) k
纯净的刚玉是无色的,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时而呈现不同颜色。" F; T- l0 P& ~! ~1 ^1 v; N

# t* B' _9 k" ?! q6 t" Q; u1 ]
' G5 ]5 U$ ]' v光泽及透明度:透明-不透明,抛光表面具亮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
4 S1 c. Y, A+ ~3 |, @. c* {折射率:1.762-1.770。
2 M' g" C0 \8 Y1 e多色性:均具有二色性,一般表现为不同深浅的颜色,红宝石、蓝色蓝宝石二色性较强,其它颜色的蓝宝石稍弱。 & n2 ^. r5 V) s$ A1 c- }3 W% m6 s! _
发光性:长短波紫外线下红宝石均可发现红色荧光,且长波下的强度高于短波下,日光也可激发其红色荧光,但含Fe高者荧光较弱。 蓝宝石一般无荧光,但含Cr的斯里兰卡和美国蒙大拿州蓝宝石有时呈粉色荧 光。而斯里兰卡产的一些黄色蓝宝石可具杏黄色或橙黄色荧光。
: e' M' h) v; H$ j/ \硬度:刚玉的摩氏硬度为9,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号高硬度物质。
9 T2 e1 D& X8 N0 E% B, B3 D6 ^比重: 多数宝石级样品的比重变化于3.99-4.00之间。Cr、Fe等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着 比重值的大小,含量越高,比重越大。+ b7 B- M7 U# x3 ?
熔点:高达2000摄氏度-2030摄氏度。
8 S( M; F- L! Z3 b9 \( f2 ?$ x4. 刚玉宝石的品种 7 }/ U; m/ b0 V- a+ k3 C) I6 b# E
4.1 根据颜色划分
% p" i/ J" v) [a.红宝石: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包括粉红色的刚玉。
5 B: @& J# |8 k8 jb.蓝宝石:除去红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颜色的刚玉宝石,包括无色、黄色、橙色、绿色、 蓝色、黑褐色、紫色等。定名时除了蓝色刚玉直接定名为蓝宝石外,其它各种颜色的刚玉需在蓝宝石名称前冠以颜色形容词,如黄色蓝宝石、绿色蓝宝石。
3 l) |3 P9 H9 L4.2 根据特殊光学效应划分
: R. l! z0 ~& u6 a  ea.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红、蓝宝石可含丰富的金红石包裹体,这些针状体在垂直C轴的平面内呈60度角相交,加工成弧面形宝石后显示六射星线。 $ i5 a4 |' k/ H# t3 c  h( {6 I/ P: [' n
3 l& c, r. W$ C; k3 g6 Y
! r: s% D4 C- D( O+ `
偶尔出现的十二射星线图案是由两组六射星线交叉而成的,两组星光互成30度角交叉。据报道引起两组星光的包裹体一组是金红石,另一组是赤铁矿。, Y, P1 [3 G; H* N
b. 变色蓝宝石:少数蓝宝石具有变色效应,它们在日光下呈蓝色、灰蓝色,在白炽灯下呈暗红色、褐红色,变色效应一般不明显,颜色也不太鲜艳。
( X$ W( J6 M5 m- d+ G. t9 Z/ D
! h8 v% R" \2 Z. c* i1 T' b5. 红宝石、蓝宝石的质量评价
, v0 Q- [8 y0 j; _% @6 Z5.1 颜色1 [- m) `+ v! s: Y
颜色是评价彩色宝石最重要的指标。要求颜色鲜艳、纯正、均匀。   G2 W/ ?4 A5 V1 D9 ]  m9 q

0 j, q2 e$ [3 B; h% i* Y! N红宝石颜色以鸽血红或纯红色为最佳,其次为红色、粉红色、紫红色。
& G# l  j: ]7 m蓝宝石以矢车菊蓝色(略带紫色的蓝色)或纯蓝色为最佳,蓝宝石中经常带黄色或绿色副色调,影响了蓝色的纯度,降低了蓝宝石的质量。
8 Q: H* C; p% b' `& o/ s1 l红宝石、蓝宝石,特别是蓝宝石中经常可见到平直色带,使其颜色不够均匀,有些肉眼即可见到,大大影响了其价值。 2 R9 f& l# F, @! z
5.2 纯净度! X" M" q) k) |/ J: n1 L- c2 A
对于彩色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来说,瑕疵分级不如无色宝石那麽重要和严格,但瑕疵会影响宝石的透明度和颜色,所以瑕疵越小、越少、颜色与主体反差越小、所在位置越不明显越好。 5 `9 |- k, X) S% }7 t
一般来讲,天然蓝宝石比天然红宝石纯净度要高。换句话说,天然蓝宝石比较容易找到完美无暇的,即使在40倍显微镜下也难找到包裹体。但对红宝石来讲情况就不同了,天然红宝石极少有完美无暇的,或多或少都含有包裹体,即所谓“十红九裂”。0 [) `- f0 h$ |$ e0 o4 r% `
5.3 切工' M6 q- \9 c' R& Q  g& @
a.定向:应将台面严格垂直C轴,这样做的目的:
/ Q* b& t; d; v1 q, H) |一是可以得到最纯正的颜色,避免因二色性而导致的偏色;
0 _; _, F' Y( w4 l1 M: v二是使星光品种的星光居中。
, ?6 W* {  @8 [2 i" ]* I! Gb.类型:最受欢迎的刻面形态是椭圆形,可以很好地体现宝石的透明度和亮度。而切磨成弧面形时,可以使红宝石、蓝宝石的颜色显得浓重一点、滋润一些。
7 {. R: |3 b% @* k  ^" @c.比例:当宝石的切磨比例适当时,进入宝石内部的光线绝大多数可以发生全内反射, 给人以明亮的感觉,即宝石特别有\\\"精神\\\"、有\\\"生气\\\"、有\\\"灵气\\\"。2 T1 t( g4 ?- q2 z

! M9 T* }5 v- c5.4 粒度' j2 c) p/ G' a! Z& C
在天然产出的刚玉宝石中,红宝石的个体通常比蓝宝石小,大于5克拉的红宝石十分罕见,而几克拉重的蓝宝石较为常见。
) o0 w* v6 g( J+ D缅甸曾出产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特大红宝石,重3450ct(合0.69kg),而该国所产最佳品种“鸽血红”红宝石,最大的仅有55ct。世界最大的星光红宝石是印度的拉贾拉那星光红宝石,重2457ct。/ A# w8 l& t, Q1 Q; w( Z
斯里兰卡砂矿中发现的蓝宝石为世界之最,重达19kg。1948年发现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昆士兰黑星蓝宝石”重733ct,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星光蓝宝石。
! g( u/ P1 i! {; }4 K$ T& H2 p商业上计算红宝石、蓝宝石的价值是以克拉为单位的,小于0.5ct的便宜很多; 大于1ct的就会贵得多;而大于3ct的将以几何级数上升。红宝石重量若超过10ct,而且质量又很好的话,价值可超过钻石,达到几百万美元。1992年缅甸的拍卖会上,一颗8ct重的红宝石拍卖了三十多万美元,这颗红宝石的质量并不是十分完美,只是这样的粒度很难得。所以,在评价红宝石、蓝宝石时,粒度的大小是很重要的因素。+ _% ?/ v. |2 {* m' O, G! _
6 合成红宝石、蓝宝石及其鉴别 ) t7 G1 _& \1 _3 z0 V+ j+ t1 m' f
6.1 焰熔法合成品 3 H2 d5 f. _& Y/ b
6.1.1 原始晶形0 a- N/ h, [6 R# ^6 }6 s! w
天然品具有桶状、柱状、板状晶形,晶面横纹发育,垂直于C轴的裂理发育,因此断口处呈阶梯状,部分样品具坚硬的熔融壳。
. n" j; k0 P# {" Y- M! ]而焰熔法合成品的原始晶形为梨形,有时为冒充天然品人为进行破碎、滚圆,但其无裂理,因此也无阶梯状断口,而是贝壳状断口。! V4 Z% W6 ]/ b4 n- T: a% Q
6.1.2 颜色
2 y, _: O9 ?  U/ b8 d8 ^( f$ n早期焰熔法合成品的颜色过于纯正,过于艳丽,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但随着 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这种感觉只能作为一种警示,而不是鉴别依据。
' f( e  c7 D% F  P& k+ F: ?6.1.3多色性. c$ W* v& i' @5 v
天然品的台面取向一般是垂直C轴的,用二色镜从台面观察时,无法看到二色性或二色性不明显。而焰熔法合成品的梨晶由于应力作用,常常沿C轴方 向裂开,为了充分利用原材料,其台面取向是平行于C轴的,从台面观察可看到明显的二色性。所以,当二色性观察出现异常时,应引起警觉。
* t2 r- n5 k) @3 S) x4 U: k/ D9 ]/ f: \4 @6.1.4 发光性$ F0 A8 I$ V; E) a- F  Z5 v
天然红宝石和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在紫外光源照射下均可发红色荧光,但天然品的荧光效果弱于合成品。天然蓝宝石在紫外光下常表现为惰性,而焰熔法 合成蓝宝石的发光性较活跃:无色品种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淡蓝色荧光;绿色品种在长波紫外光下可有橙色荧光;蓝色品种在短波紫外光下可有淡蓝- 白色或淡绿色荧光。
( [% @" ?/ @+ K6.1.5 吸收光谱3 U) N! }9 c0 |
天然红宝石和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相同,只是天然品的吸收强度弱于合成品。天然蓝宝石中的蓝色、绿色、黄色品种的可见光光谱中可全部或部分显示三条铁的吸收线,其中450 nm最强,而焰熔法合成蓝 宝石则可能缺失这些吸收线或吸收线很弱而且模糊。
7 I. Q8 N# H; j1 j( C7 L8 a. b  z7 Q) N4 r! P; w: B
6.1.6 生长纹& M- y& w& J5 L: l0 c/ _
天然红宝石、蓝宝石中常发育围绕C轴的平直生长条带,不同方向的生长带 以一定的角度有规律的相交分布。
( u" o" q' ^5 a' N" `7 ^. N3 w, g而焰熔法合成品中仅能见到弯曲弧形生长纹,它是焰熔法合成品的重要鉴别依据。
# g9 `( Q8 g& @+ H( V9 U但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或再次加热 处理,生长纹的弯曲特征越来越来难以观察。 7 ~* _- q& m" {
6.1.7 气泡
4 [1 f+ ^& Y. P1 g3 G9 a气泡是焰熔法合成品的另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气泡虽然很小,但由于其折射 率与红宝石、蓝宝石的折射率相差很大,所以有较明显的轮廓,易于观察。气 泡一般为球状,既可零星分布,也可呈带状、云雾状弥漫于整个样品中。
5 g" y  p0 \4 n0 o* w+ J( E! ~$ }, J  C7 V: @" L5 H! G& J
6.1.8 合成星光品种, x8 ]" y% |8 w
其星线仅存于宝石的表层,星线完整、清晰,星线较细,另外。还可 见到气泡、弯曲生长纹。而天然星光品种的星线产生于样品内部,星线可有缺失、不完整,星线较粗。   A- w- [9 t  t5 C
* b( e0 q+ F# D+ t) A  G
6.2 助熔剂法合成品
* w3 P: w# l) o" v- q6.2.1 晶体形态& C1 J0 j# `$ l& F  Q' W0 k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的晶形主要呈板状、粒状,单晶中的底轴面及菱面体 面十分发育,而缺失天然红宝石的六方柱面、六方锥面。, t- S0 m; p" W" P
6.2.2 内部特征# I% m9 A# y9 Z
天然红宝石中固态包裹体品种繁多,如硬水铝石、磷灰石、金红石、金云母、锆石等,这些细小的晶体形态各异、组合不同构成了不同的产地特征。
+ L  o" Y$ e8 S7 k. K+ |1 j而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中最主要的固态包裹体则是“助熔剂残余”,它们在反射光下呈现浅黄色、橙红色,并具金属光泽,绝大多数是不透明的,其形态有树枝状、栅栏状、网状、扭曲的云状、熔滴状。
" o' m  H: J; B
2 l7 m' F9 J$ g2 n3 ^# G另外,在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中有时可见到从铂坩埚上剥落的铂片,铂片呈三角形、六边形或不规则 多边形状,它们均不透明,在反射光下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铂片的出现可作为合成红宝石的依据。1 X( }' e- E" G4 X' b
# s' t5 h9 d. m" N. @* _4 p$ Z
6.3 水热法合成品- ]* k# i) V& S4 |+ J( R, Z; \; Q
水热法合成技术是一种更接近天然宝石生长环境的新技术,因此,合成品与天然品极为相似,其鉴别依据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A5 ?$ n' A. M; W8 u
6.3.1 晶体特征
) V4 m( I' p$ l! ~) @/ q水热法合成品多为板状晶体,与天然品有较大区别。 ; ?2 w! y, W4 p% I0 p  X
6.3.2 内部特征
. F7 ^" V* }" U& r; Da. 典型的内部特征是含有种晶片,种晶片与其两侧的红宝石有着明显的界限,种晶片的两侧可有一些发育不规则的晶芽和雾状包体。
! [- g1 r/ Q/ u! b
: m. n$ ]; R/ l  H: t  j6 fb. 普遍具有明显的生长纹,生长纹往往深浅不一,形态呈锯齿状、波纹状。
& _8 N$ T) h; u' \2 E* f9 f
6 f+ e' K8 u3 |- X, ^/ d, V* r! E/ C  K$ ^% V
c. 钉状包裹体:常含有一种特征的\\\"钉状\\\"流体包裹体。* @" @( m1 o0 P
d. 金属包裹体:可能含有合金包裹体,呈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的形状,不透明,反射光下具金属光泽。
( N1 z0 j( _0 q/ n7 红宝石、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5 W: l* `# W  n4 y6 t, f7.1 染色处理
: n2 h$ m# q. ^% x将色浅、裂隙发育的刚玉放进有色染料溶液中浸泡、加温,使其染上颜色。
- ]. L5 A, \9 o  B5 `6 Q+ {: {; x" d; h2 @6 ]8 W" W
鉴别:
5 [  t6 w# f" {9 r1. 放大检查时可发现染料在裂隙中集中。, G" P- x+ D' y! z' Q& h7 D

  p6 O& P6 ^) C/ c) \2. 虽然外表浓艳,却没有明显的多色性。这是因为染料并未进入宝石的晶格。
* }; R. D2 z' h/ ]! V2 Y3. 染料可能引起异常的荧光,如可有橙黄-橙红色荧光。( J$ ?. ?" ~3 u$ Z% U/ L
4. 红外光谱中出现染料的吸收峰。
( f0 @- C' q! S2 r7.2 充填处理8 L% _! h8 k6 v2 ]# G
将油、胶、玻璃等物质充填于红宝石的裂隙或空洞中,以掩盖这些瑕疵。8 ?! \  e. r3 f% c: X  H
鉴别:8 s: s* M) L0 H: T$ C  r
1. 注油处理的红宝石放大检查时可以发现裂隙内有五颜六色的干涉色,当部 分油挥发后可留下斑痕及渣状沉淀物。热针触之可有油珠析出。 # f7 s8 S, `& r# K% W% Z
2. 注胶处理的红宝石裂隙内胶的光泽明显低于红宝石主体的光泽,裂隙较大 时。针尖可将其内的胶划动。红外光谱中出现胶的吸收峰。
# n- L% I/ ?4 i. V' c6 T3. 玻璃充填的红宝石往往裂隙十分发育,裂隙内玻璃的光泽明显低于红宝石 主体的光泽,大的裂隙处所充填的玻璃平面往往凹陷。有时可见到未逸出 得气泡。
) Z* p4 _) B' b, _8 W
7 `. y/ r% Z& r5 [: [7.3 热处理
# n0 {/ n* G) a1 W这种方法历史悠久,其结果稳定、持久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主要应用于:5 q. n  t. y0 \/ O
1. 削减蓝色:. E2 `5 f3 g( a/ N6 E; u5 ?
在高温氧化气氛中加热带蓝色调的红宝石或深色蓝宝石,将发生Fe2+向Fe3+的转变,使样品中Fe2+/Ti4+致色离子对数量减少,从而去除多余的蓝色。这种方法还可将浅黄色、黄绿色的样品变成橘黄色或金黄色。
% D) h/ l, ~6 G3 b+ U9 B2. 加深或诱发蓝色:# o5 n8 c# w6 L  w2 z( y
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加热色浅的蓝宝石,使宝石中原有的Fe3+ 转变为Fe2+,增加了Fe2+/Ti4+致色离子对的数量,使样品由浅变深。
7 o& v5 b. q; m2 Z8 b( ?" K: i9 a4 S# x3 Y
3. 去除丝状包裹体:
! i. p+ `0 `' j7 R6 q在空气中将红宝石或蓝宝石加热至1600-1800摄氏度,使原来以丝状、针状包裹体形式存在的金红石(TiO2)熔融,然后迅速冷却,使钛进入晶格与Al2O3形成固熔体,从而达到提高净度的目的。 . L) t" i; G1 q; @" X% r, i
4. 产生星光:
" {, o9 K  B+ A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然后缓慢冷却,使样品内以固熔体形式存在 的钛出熔,形成金红石针状包裹体,从而产生星光。8 K( b$ a+ E# Y! Q
5. 愈合裂隙:. F' J$ W+ X1 p, E/ B6 ]
将发育大量裂隙的红宝石置于硼酸钠中加热,由于硼酸钠可以降 低红宝石的熔点,使其裂隙愈合。 5 z5 w5 Y7 Z, c( o8 d+ k
热处理的鉴别: ; z; X% }( X( [3 M* E
1. 颜色出现不均匀的扩散晕或色块。 9 H7 h- S7 X& Q9 P9 F) U- w
2. 内部所含的低熔点包裹体(如长石、方解石、磷灰石等)发生部分熔融,+ _: j& t, i9 U2 d* @0 e$ O8 U
使原来柱状晶体边缘变得圆滑。 4 I2 h' R9 `& H# W0 `6 o% O7 J' V
一些丝状、针状包裹体(如金红石)变成断续的丝状、点状。 0 B* A1 y- ?/ x( e6 J3 \
3. 样品内部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胀裂,流体浸入新胀裂的裂隙中。
6 ?- k, r& x- Q* |8 x  j4. 已切磨好的样品表面会发生局部熔融,产生一些凹凸不平的麻坑。为了消除麻坑而进行的第二次抛光时,常出现双腰棱、多面腰棱现象。 0 V! Z7 w$ t: N/ [0 b
5. 经热处理产生的黄色和蓝色蓝宝石缺失450nm吸收带。
5 {4 Y! }/ o  x, }: K7.4 表面扩散处理, V; [" L) B$ H2 g1 m
高温下使致色离子进入浅色或无色样品的表面晶格中,形成一薄的有色 扩散层。其厚度一般为0.004-0.4mm。用Cr做致色剂时可产生红色扩散层;用Fe、Ti做致色剂时可产生蓝色扩散层;用Cr、Ni做致色剂可产生橙黄色扩散层。. R/ G! c4 J+ x) p: t
" S! i& L' o7 C' z6 s' f; f
鉴别:: ]* a0 ~  E! j
1. 当样品浸在二碘甲烷中观察时,可见到颜色多集中于腰围、刻面棱及开放性裂隙中。, R$ s0 E4 J( f) n& g( I

# ^4 i4 }/ h: N! g# T2 _- y2. 在短波紫外光下表面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可见到白垩状蓝色或绿色荧光,而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可见到斑块状蓝白色磷光。 5 ]  c3 W/ [1 c# s' Y, }7 r! T* `
3. 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具有异常的折射率,折射率可达1.80。 4 F. u# N: ]' ~) `
4. 表面扩散处理的样品二色性模糊,红色品种有时表现为异常的黄色-棕黄 色二色性。: F/ X' }2 s6 X- |; ^' m/ a
5. 表面扩散处理所产生的星光品种,其星线完美、均匀,颇似合成星光品种, 但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星光\\\"仅局限于样品的表面。而且,没有天然星光品种中的三组定向排列的金红石细针,仅见表面由一层极薄的絮状物, 它们由细小的白点聚集而成。

14

主题

14

主题

14

主题

积分
115
发表于 2010-3-8 13: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5 , Processed in 0.0355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