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8|回复: 0

[转贴] 激光头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23: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激光头原理8 A$ H! \( Z8 g! e$ g% F. \
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DVD光驱早已不是当年的王谢堂前燕,而DVD片源的不断普及,也促使DVD光驱日益成为家用PC的标准配置之一。在以前DVD光驱价格高昂的时候,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消费者将DVD光驱专物专用,只用来读取DVD碟片,而对于市场上质量参差不齐的CD-ROM盘片依然用纠错能力较好而且价格相对便宜的CD-ROM光驱来读取。究其原因,实际上是由于DVD-ROM和CD-ROM盘片读取所需的激光波长不同,前者为650nm而后者为780nm,因此,早期的DVD光驱对于两种波长激光的切换和适应并不是很理想,而这实际上与DVD光驱的核心部分——DVD光头组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让我们来看看隐藏在DVD光头组件后面的秘密。4 b/ U, y0 e) [+ }6 Y

4 x! L  n" ~" _目前DVD-ROM主流光头构造可分为以下四种:
5 e* L, L# W" {3 X' j# A  g( V& T# E( g6 B* K! |9 u
1、单光头单聚焦镜    采取一个光头和一个全息综合聚焦透镜,其激光束为645nm波长,但透镜十分特殊。通过透镜边缘的激光束形成CD/VCD信息面的聚焦点,而透镜中间部分的激光束聚焦在DVD的信息面上。因只有一个透镜,因此读取数据时不涉及到更换镜头,不占用时间,读片速度快,成本较低,机械结构也相对简单,但此种激光头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且读碟过程中,因对每一种碟片来说只利用了透镜表面上的部分光束,因此读片精度较差,且给光头带来巨大负担。目前这种读取方案主要在Panasonic公司广泛应用。) z$ k! E8 G& }9 N& M
  s. u' U! }$ @' j7 R
2、单光头双聚焦镜    使用两个焦距不同的镜片,但共用一个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即:共用一个激光头),通过切换透镜来获得不同焦深以实现分别读取CD/VCD和DVD的目的,其读取信号质量较高,但在读碟时涉及到光头的机械切换过程,因此占用读碟时间,读碟速度较慢,噪声大,且在精密的激光头内部容易产生机械故障,成本也相对较高。启动速度较慢、寻道时间长、光头一物两用损耗较大。目前,TOSHIBA、安桥公司在自己的DVD产品上采用了这项技术。
7 z, |8 k+ ~9 x6 o$ Y  Z; N4 r9 ~$ ?6 i- H/ j
3、双光头双聚透镜    即采取两套完全独立的光头,拥有两套不同焦距的透镜,采用各司其职的信号拾取系统分别读取CD/VCD和DVD。因此读碟性能较好,另一大优点就是能兼容CD-R和CD-RW。因CD-R和CD-RW的数据反射面料由氰兰染料制成,对780nm的激光束反射能力很强,而对于645nm的短波长激光束,几乎会全部吸收,而只有645nm激光束的单光头DVD是无法兼容CD-R和CD-RW等可记录的CD盘片。但因采取双光头,因此成本最高,且其伺服机构在读盘时有一个双光头的切换过程,占有时间,读盘速度慢,机械系统复杂,容易出现机械切换故障。目前,Sony及日立公司均采用这种光头技术。
% h1 l" |5 |3 Q2 k1 ], x( @7 S* _* {# K% z; n/ m
4、单光头双波长    此技术采取一个激光头,内部安装两个不同的激光发射器(相当于将两个光头集成在一起),技术含量高,通过使用一组聚焦镜所产生的650nm和780nm波长的激光拾取信号,来分别读取CD/VCD和DVD,在保持单光头单聚焦镜的优势基础上更加提高了读片性能和认盘速度,又免去了因更换激光头或聚焦镜所带来的时间占用和机械故障。且兼容性好,能很好地兼容CD-R和CD-RW。这是一种较为新型、全面的信号拾取方案。这种读取方式最为稳定、先进。目前,先锋、明基等公司采用这种技术。以明基BenQ为例,推出的第十代DVD光驱--DVP1650P即是采取此种优良的读取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6 , Processed in 0.0536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