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6|回复: 0

[转贴] 先进制造的特征、发展趋势和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23: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进制造的特征、发展趋势和方向. u. G' A" r9 b6 L' g% H
2008-10-21 09:42“先进制造技术”本质上就是“制造技术”加“信息技术”加“管理科学”,再加上有关的科学技术而交融形成的制造技术。本文针对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做了研究和探讨2 d7 h8 D4 I/ J2 z& {' ~; F

$ J7 v5 U% Q& B. t1 B    制造业是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既占有基础地位,又处于前沿关键;它是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国防装备等及其进步的依托,是现代化的动力源之一。3 l: g! y: ^$ @+ B, d  q
! W, T0 C) V6 M0 }6 c5 Z! R
因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如此重要,所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数次强调了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D; g8 }9 L! C0 d: y& ]; m2 [% {
3 v. B' w2 }- l4 ^
   “先进制造技术”本质上就是“制造技术”加“信息技术”加“管理科学”,再加上有关的科学技术而交融形成的制造技术。( }4 y$ V  N! t1 B. o( @  C  O+ [

: c! W* O: _- m# @一、先进制造业的特征
6 p; b2 |1 L& S) a! `( I; V/ {6 o: ~! ]' R
    现代的制造业市场大致有如下五大特征:第一是买方市场,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是多变性市场,由于科技发展快,技术更新快,产品换代快,市场越来越大,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因素猛增,市场变化很快;第三是国际化市场,市场打破国界,走向区域化,走向国际化。第四是新兴产品市场,这不仅涉及对传统产品用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和发展而成的产品,而且更涉及前所未有的新类型的“产品”,从而导致如技术、软件、环保等产业的出现,特别在第三产业中更是如此。第五是虚拟市场,信息化的进一步是网络化,网上的产品广告、商品展示、商品交易、客户关系和代理制等等均属于虚拟市场。9 I7 a# K  G1 `* M0 B
* _" T9 ~$ Y  s8 _+ v" _2 |4 m
    与此市场相应,制造业企业大致有如下六大特征:第一是满足“客户化”要求,这是最根本的,也是“买方市场”必然导致的结果;第二是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对生产的快速重组,从而要求生产模式必需有高度柔性,有足够敏捷性,这是“客户化”必然导致的结果,而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为此提供了主要的保证;第三是既竞争、又合作地参与市场,走向“双赢”、“多赢”。网络化为此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第四是本土化与国际化交互,走向全球化,既竞争,又合作,自然导致朝这一方向发展;第五是应用虚拟技术,以加快企业有关活动的节奏,提高产品品质,节约成本,及时适应客观变化;第六是“以人为本”,加强企业人文文化建设;应该说,这是现代企业成败要害之所在。
/ M6 F: s- D0 P" i; l/ C* ^0 D; \" K- \; F- o! |" [) P4 V# o" V! ]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 E; v0 F) d2 B! h+ a. N# o: ]1 t     与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应,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有如下8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特色:% m+ @# P# e2 t. ~8 Q4 \
4 D3 Z; s9 ~$ ]  {1 v
1.发展的核心——“数字化”
* N3 T# R/ U; Y! s, u# m6 E4 @$ ]& T7 p" W8 T; Z9 ?& F
    数字化制造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和应用的结果。它包含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控制等。对制造设备而言,其控制参数均为数字化信号;对制造企业而言,各种信息(如图形、数据、知识、技能等)均以数字形式,通过网络在企业内传递,以便根据市场信息,迅速收集资料信息,在虚拟现实、快速原型、数据库、多媒体等多种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与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产品功能的仿真、加工过程和生产组织过程的仿真,或完成原型制造,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快速重组与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以满足客户化要求。4 I; \# O" T' E( o1 [2 m5 `: [
5 M+ j9 a3 N$ N+ I6 J
    应着重指出的是,制造知识(包括技能、经验)的获取、表达、存储、推理乃至系统化、公理化等,是使制造技术发展到制造科学的关键,而这又与数字化是密不可分的。1 M7 ]. f4 c+ g" |3 j' g) c7 R

( o+ J! q8 n) n0 @) e2.发展的关键——“精密化”! h  ]7 c8 R9 v
) _! l; i8 P3 z8 S
    精密化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加工精度及其发展可分为精密加工、细微加工、纳米加工等等。20世纪初,超精密加工的误差是10μm,至今达0.00lμm,即lnm。
9 E; `* W. _2 ?; N, T% m6 Y. N) h: n# A! P
    微电子芯片的制造有所谓的“三超”:1)超净,加工车间尘埃颗粒直径小于lμm,颗粒数<0.1个/0.028m3;2)超纯,芯片材料有害杂质,其含量小于十亿分之一;3)超精,加工精度达纳米级。显然,没有先进制造技术,就没有先进电子技术装备。
/ J4 J) b! ~4 P" L$ F9 {( Q+ C' Z# C) p; n9 e% E- n. M
3.发展的焦点——“极端化”
9 ]: L' `) V$ {: B4 r* w" I( ?$ ~/ v1 ^7 K( q6 o5 N
    极端化是指在极端条件下工作的或有极端要求的产品,从而也是指这类产品的制造技术有“极”的要求。在高温、高压、高湿、强磁场、强腐蚀等条件下工作的,或有高硬度、大弹性等要求的,或在几何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奇形怪状的。如工业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一项前沿科技 “微机电系统(MEMS)”,其运用于信息领域中的分子存储器、芯片加工设备;生命领域中的克隆技术、基因操作系统;军事武器中的精确制导技术,精确打击技术;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微型飞机,微型卫星,“纳米”卫星(0.1kg以内);以及医用微型机器人等等。, W; \% s3 Y' q) X4 W' A1 g

. o" W2 E- X6 A! K4.发展的条件—— “自动化”
; A8 D& M0 H% s. r9 t" _& n# u! ]3 ^, e% C1 m2 t( ^
     目前,“自动化”已从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动辨识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而且今天自动控制的内涵与水平已今非昔比,控制理论(如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网络的控制理论、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控制技术(如智能化检测、多媒体信息检测……)、系统(如网络控制系统、复杂系统……)、控制元件(如具有生物特征的传感元件……),都有着极大的发展。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2 @) D3 m# `3 [# s+ X: e
( H. ]% o" b& G2 g
5.发展的方法——“集成化”. c" q9 c8 m$ [0 P

' M! O* \! ~& W    集成化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3 ~# ?5 O/ B2 d; f. W8 N( i
. R4 ^! U9 d' b; y! ^( D  }
    现代技术的集成,以机电一体化为例,其关键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体技术。这些技术又同许多学科有关。
2 ]: g: z; u: A
! P' D$ |' B( z( T* Z. k, E1 V2 ?   加工技术的集成,这是现代技术集成的一个特殊部分。特种加工技术及其装备是个典型,如增材制造(即快速原型)、激光加工、高能束加工、电加工等。! |+ ]) i' w' c! w$ W7 g
( p' @2 {) k4 F3 e& ^
    企业集成,即管理的集成,包括生产信息、功能、过程的集成;包括生产过程的集成、全寿命周期过程的集成;也包括企业内部的集成,企业外部的集成。如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精益生产、CIMS等,管理的集成也是管理与技术的集成。9 c. a) A$ K- M4 K  ^( @/ \1 T; Z

2 j9 Q% p1 |7 L( x9 a    从长远看,有一点值得注意,即由生物技术与制造技术集成而成的“微制造的生物方法”,或所谓的“生物制造”;即依据生物是由内部生长而成“器件”,而非一般制造技术那样由外加作用以增减材料而成“器件”。可以预期,这是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活力的领域,其作用难以估量。' H1 r6 A/ U* I9 o
/ h' L6 x8 C. e& G
6.“网络化”是发展的道路5 A" w- f  `- r1 t. K5 A% o' ~1 u; `- b

0 Y& \3 d+ m! Z- K    制造技术的网络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制造技术网络化中,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商务的应用。电子商务是将业务数据数字化,并将数字信息的使用和计算机的业务处理同Internet进行集成,成为一种全新的业务操作模式。在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制造中,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共同构成了制造的增值链,对降低成本、加快流通、提高效率和增加商业机会大有益处,
6 a2 y) {5 [" y/ y+ j: u$ t1 G/ ]" C# a
# a' u$ Z/ h; @    制造技术网络化的发展会导致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即虚拟制造组织,这是由地理上异地分布的、组织上平等独立的多个企业,在谈判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动态的“虚拟企业”或动态的“企业联盟”。此时,各企业致力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优化动态组合与共享。6 Z3 }, K3 F4 j

/ ~8 l* _- A8 {7 F$ V5 _7.“智能化”是发展的前景- l* i' E0 q% m. g" w1 u( J" H+ |

2 H0 v: s$ L) d, a  Y. u    近20年来,制造系统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要求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柔性,而且还要表现出某种智能,以便应对大量复杂信息的处理、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的复杂环境,因此,智能制造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 f" e* r8 D6 o) _. X8 y

5 J; }$ ?$ e% J/ `6 [( x  p1 e    智能化制造模式的基础是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既是智能和技术的集成而形成的应用环境,也是智能制造模式的载体。与传统的制造相比,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人机一体化;2)自律能力;3)自组织和超柔性;4)学习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5)在未来,具有更高级的类人思维的能力。由此出发,可以说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模式,是集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于一身,并具有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高技术含量和高技术水平的先进制造系统,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它突出了在制造诸环节中,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存储、处理、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 W+ e) W0 Z6 K' u; ^6 E

$ \1 U, {9 A( }/ N7 X; g8 ~! L0 F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作为发展生产力主要的源泉,并导致以知识生产率取代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智能化制造的价值。* O. Y$ }" d) m: m" f+ \+ r( Y3 e

* y* A# `$ O5 t% @% a6 X( f三、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
9 ^+ g1 W; m& R- N+ A: u2 _    根据对现代制造科学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从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出发,未来制造科学和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表现为如下10个方面:
3 O+ S- o, I  I: q' |7 }# [* W( G$ ~3 i
    1.机电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系统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字化建模、仿真评估理论及设计规范;产品快速创新开发的设计、优化、规划和管理技术;复杂机电系统创新设计、整体优化设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 c' |* h' x% E: ?+ E6 j. ?! |: V4 X5 Y. \
    2.网络协同制造策略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制造系统的信息模型和约束描述;网络环境下制造系统、制造装备的协同策略;支持并行及网络协同制造的理论和技术;网络环境下制造系统优化运行理论和控制策略。
3 D# L' O) I! H- _! u$ L. s$ w* E: M* O6 {5 a/ Z4 {
    3.新型成形制造原理和技术:包括基于新材料、新工艺的成形原理和技术;精捷成形制造原理和技术;高能束精密成形制造原理和技术;
; m6 P! h! [; J, K% Z6 A. e% i( H, _2 w1 l7 l( m1 ?4 O* U! Q: W* s
    4.数字制造理论和数字制造装备技术:包括产品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模型和多领域物理作用规律;高速高效数字制造理论和技术;基于新原理、新工艺的新型数字化装备;数字制造中多智能体协调和实时自律控制理论和技术;
# ^9 R# n% X; B1 `" t- z1 U, f0 \, M; b& w/ i- H9 R* X/ S4 M& r* }
    5.制造中的量值溯源和测量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在多尺度空间上精密测量问题;机械表面微观计量理论和技术;超精密测量、量值溯源原理和新传感器技术等;
4 I4 L. s6 w) D' Z) h  U
3 m% Q& w. s$ c5 v% `) M, r    6.纳米制造科学和技术:包括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性能测量;纳米尺度加工、制造、测量和装配;纳电子制造与分子原子制造的原理和技术;
3 `* m( q5 Y' ^: o! m1 c, Z
4 j  Z9 m/ m. F8 v5 j    7.生物制造与仿生机械的科学和技术:包括结构、功能、能源与运动机械仿生和仿生制造;生物自生长成形制造;机械超前反馈仿生与制造的科学和技术;生物工程制造原理和技术、新一代生物芯片制造原理和技术;
* L0 B6 T+ ]9 B$ h5 K
; p: K( ], @* A: \6 j    8.微系统与新一代电子制造科学和关键技术:包括微机械、微传感、微光器件制造机理和技术;纳米级光学光刻与非光学光刻、浅沟槽刻蚀、铜互连等机理和技术;集成电路新型封装工艺原理和技术;9 z% x2 b) S3 V& A& D8 e7 d& |8 o# Y. {
1 K; l3 M7 d6 y; }" B! {0 k. T) T
    9.绿色制造的科学和技术:包括产品与人类和自然的协调理论;产品绿色制造工艺(如NW—zeroWaste);产品的再制造和维修科学;产品绿色使用以及废旧产品资源再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F5 c9 Q6 Q* x( a1 |& v7 P) r1 x; _

1 T" q. ]0 }# C3 j+ D    10.面向国家安全与国家重大工程的制造科学和技术。针对未来国家将实施的重大工程(宇宙探索、航天、航空、海洋、能源、交通和国防装备等)中的制造技术和科学问题,提前进行研究,以保证国家重大工程和国家安全有相应的技术储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6 , Processed in 0.0413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