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薄膜干涉的几个典型问题3 H4 `1 Z- V& u$ N; F' Q( J
王小红 8 o- S; T: d+ A3 a7 z1 D0 Q
共1页 [1]
- v/ t# X t2 v! x) U$ }+ O6 \字号:【大 中 小】 & ?$ D, e; B+ Z: O
薄膜干涉作为一种光的干涉现象,同机械波的干涉一样,符合干涉的基本规律,包括干涉的定义及其产生机理,但对这部分内容,教材只做了一些简单介绍,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常感到茫然,无从下手。现从我自己的教学体验中,总结了一点体会。
! }' \. q, M1 s8 x8 c 1、所谓薄膜干涉,是指光照射到厚度不均匀的透明薄膜时,在薄膜上不同的地方,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地方,这两列波叠加后互相加强,从而形成亮纹,而在其它地方,叠加后互相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因此,薄膜干涉来源于薄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两列光波,这点首先要清楚。
) |: m" }, X' x7 B: y/ p) _ 例1:如图是用干涉法检查玻璃板b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a为标准样板,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z; W1 H. y: w3 N
1 O9 q5 k+ ] r/ Q8 E4 b % }+ ]# I7 p1 ?( m& _
, x4 B+ Y5 p' m0 J2 B: S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6 c! |$ S3 o6 Z% j( ^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 b% ^0 Y3 i4 N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 J3 H' p' n4 p$ u) ?! |' _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 v. ?# R1 n, I Y6 h- K 分析:干涉法检查平面,是利用标准样板a和待查平面b之间的空气膜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波实现干涉的,因此正确答案为C。 & N3 K6 z u" T3 I, ^$ o2 e; K
例2:如图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o# Q3 W' f U) O; h
6 S0 a( c1 }+ v# P( n4 U ]7 Y% z; N' O 0 w3 ~! x' i6 U) H/ a) w( D, \
, y: |' j3 c( M; [ r) j1 x
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 C- q2 t1 y% W0 T 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 V' V; {; ^) C7 X6 Y 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 # r& h Z+ C, p3 n: p ^
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2 ~$ v7 Q! _, f, |9 {7 c9 s
解析:由于薄膜干涉条纹是两列反射光形成的,所以人应在反射光的范围,即从左侧向右看时,才有光线进入人眼,方能看到干涉条纹,且白光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故B选项正确。 ! }, F3 @6 C/ [
由于重力作用,薄膜从上向下逐渐加厚,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厚度相同,故彩色条纹是水平排列的,所以C项也正确。 & E4 |" X, j( E2 C3 h! D; ~. Y
9 p, o+ c& H/ l0 p
8 O9 e) P$ h( F6 [9 G
`8 d, |4 o7 N& k7 n
2、设一束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透明介质构成的楔形薄膜上,若楔形薄膜前表面和后表面反射的光在a处叠加时,形成第n个亮纹,则有:①,若和a相邻的b处形成第n+1个亮条纹,则:②,由①②联立得,其中为单色光在介质中的波长,由此可知:任意相邻两个亮纹或暗纹所对应的薄膜的厚度差为一定值,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点,有了它,就可以很方便地处理有关薄膜干涉的问题。 # v# \" t# [# u+ ?. h9 N
例1:用干涉法检查平整的工件表面,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的直线,若将标准样板向上平移,如图a示,干涉条纹将______(填变密,变疏,不变)。若增大标准样板与被检查平面间的角度,如图b示,干涉条纹会______(选项同上),若在空气层内充满折射率为n的某种透明介质,如图c示,干涉条纹会______(选项同上)。
9 |! Q2 ~1 W! N
8 g$ Q0 \* D. m2 @
4 H! y) |( }, d$ e' E3 H
6 ?: c5 W2 p5 P% G7 z; B 解析:依据薄膜干涉的上述特点,任意相邻两个亮纹或暗纹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是一定的,因而干涉条纹的疏密取决于薄膜厚度变化的快慢,薄膜变化越快,干涉条纹越密集,相反,条纹越稀疏,若厚度变化快慢一样,干涉条纹不变。由此,a图中的干涉条纹将不变,b图中的干涉条纹变密,而c图中充满折射率为n的介质后,v减小,减小,厚度差减小,则条纹变密。 ; _; [2 e# G* d' b
例2:如图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样板M,检查被检体N的表面平直情况,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条纹,说明:
6 N0 V" `, Y# B ) O7 ^. d( w" P; @& i; R
8 U7 \6 a4 z! Y R0 h- C+ t) Y
$ a3 X7 G* h3 O 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
4 t- _7 i1 t9 |( `1 Z7 l 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
7 p' h' h* E5 ?. ?% L, @# S9 Q C、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 2 D( T4 O9 J! m
D、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 0 f: G+ a t" d1 T& g
解析:A处干涉条纹向楔形棱边方向弯曲,它与左侧相邻的亮条纹间距变小,条纹变密,说明此处的空气膜厚度变化快。即A处向下凹陷,同理可知B处向上凸起.
f0 d; F- b! r$ z (作者单位:067300 河北省兴隆县第一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