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1534|回复: 0

[转贴] 对光学薄膜的了解和对汽车膜的臆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05: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光学薄膜的了解和对汽车膜的臆测
- _. a9 A, G7 m' b) ^ / K- v2 ]2 F1 `$ K( c5 I( v/ D8 k

0 Q6 e/ ~( X& \- x# z  
- m; y# r( r" L2 ^# u: ?2 P$ j
7 I' N/ B. y) ^# d; j, A
: p- T6 ~: r3 S+ u+ n- i + t! b& {9 J/ f6 `2 O, B! [7 E

$ u' W6 |- M' q
9 o% V- p; a4 y0 N, J9 y7 h- ^! I   实际上,我本人的专业就是光学薄膜专业,但我已经远离这个专业10年了,由于这个专业的发展以及汽车膜的特殊要求,所以对这种汽车“贴膜”相当外行,昨天本人稀里糊涂贴膜后,回忆起一些过去学过的知识,再研究一下现在贴膜的种种说法,实在是觉得贴膜这个东西确实很能把人蒙住的。下面就说说我所了解的光学薄膜是什么东西。* j: V2 M3 U$ T1 d
/ ?8 k1 c/ y5 y. d6 o
: \* @, w; k* E. [7 h% c
   我们那个时候叫镀膜,而不是叫贴膜。因为光学薄膜只能镀而不能贴。所谓镀,就是在高真空状态,将物质通过蒸发的方式镀到器物的表面,这个高真空状态几乎是空气大气压的百万分之一到亿分之一(简单的膜可以降低一些标准),首先这个高真空的获得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高真空时,空气分子甚至能穿过普通金属容器壁渗透进来,而制造一些大型的高真空环境则可能需要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量(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需要有上千米的管道高真空环境),高真空甚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第二,镀膜的物质一般都是一些超硬且熔化温度很高的物质,如某些汽车膜就某种金属膜层,原来给卫星表面镀的膜不是金就是银,这些都需要很高的熔化蒸发温度,第三,镀的膜层需要控制非常精确的厚度,这个厚度就是光波波长的1/2,也就是1个毫米的千分之一左右,而这个厚度,通过化学镀膜的方式,是不可能达到这么薄的,也不能可能实现这么精确的厚度控制的。为什么光学膜非要控制在这个厚度呢,简单地说,当光波遇见1/2波长厚度的膜时,会产生奇特的折射、透射或者反射异变,如增大或者减少折射率、透射率或者反射率,通过多层膜(多层膜需要膜系设计, 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计算工作)的叠加,就能实现某种波段的大范围反射或者透射。而镀膜时,为了精确控制膜层厚度,是需要一套昂贵的光学检测控制系统。) o3 ]8 s" G8 M* e: B

  W1 ^: z  \" t' @$ m8 d8 k1 f4 n* w  u% c- k& d3 `* l
   这种光学镀膜的方式,可以实现非常精确镀膜,镀成的光学薄膜,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对某个波段光波的透射或者反射,例如人造卫星,需要镀反红外膜,将产生热量的太阳红外光尽最大可能地反射出去,以免太空中强烈的阳光烧毁卫星;高档相机、望远镜镜头和眼镜镜片等需要镀可见光增透膜;而CD机的光头,则需要镀红外增透膜(随着激光二极管功率的发展,可能现在不需要了)。而一些军事光学设备、检测仪器等,则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膜,有些可能甚至需要镀100层才可能达到要求。而这些工作所产生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有些甚至达到一个光学元件成本的90%。当然,效果也不是一般的,例如镀在光学玻璃上的可见光增透膜可以达到99.9%的透光率(一般玻璃是90%的透光率),让你肉眼看不见有玻璃存在,高精度的军事照相卫星的镜头就需要这样的玻璃透镜。
6 d. G' A( z0 _4 }! v" P* @
+ W( i9 o) _  g- \) d! ~6 k) J) M
    汽车玻璃要通过光学薄膜实现对某些波段的光波全反射或透射,如果通过高真空镀膜的方式,那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也是不可能实用化的,有些汽车膜说是通过真空镀膜方式来制造的,如果不是它吹嘘,那就是这几年真空镀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 T' |/ }4 o6 \9 E- K$ V' v1 B* }7 n& b/ I
  t3 a. z; k' A3 [' V
    不过,当年我们了解还不多的光学镀膜新技术——磁控溅射技术,已经开始进入低成本的实用化阶段了,现在,很多汽车膜说自己采用的是磁控溅射技术制造的。磁控溅射技术就是将加热成液体的镀膜物质,溅射到镀膜表面上去,如何溅射不记得了,当年是新技术,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也没有条件做实验。溅射法可以使镀膜表面挨近溅射处(真空镀膜法不可以挨得很近),空气分子对溅射的镀膜物质分子排列影响比较小,就不需要昂贵的高真空环境。而且溅射法可以非常方便地镀制大面积的膜层。据说溅射法的膜厚度控制不能做到很精确,也由于受到空气分子的影响,膜的精度和牢固程度也比较差一些,相对而言不能制造光学性能很精准的光学薄膜。但成本相对真空镀膜,那是大大便宜,可以应用来制造建筑膜、医学膜、汽车玻璃膜等,这些膜本来对光波波段的透、反射要求并不严格,也就不需要非常精确的膜厚控制。
+ X& Y5 Z9 T) e' b* f. Z$ H' O- S# ?2 m* m1 _7 C: b
7 Y6 l' Q* O  d$ v& b; o  J
   尽管磁控溅射光学镀膜成本比真空镀膜大大降低了,但也并不是真的便宜得很,它仍然算是高科技的东西,所需要的设备也不是随便就可以买的,甚至可能是控制出口的(高真空镀膜的设备很多也是相关国家控制出口的,因为可能用于军事用途),所以说现在真正的汽车膜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呢。$ S4 f/ j- S7 j

: P) Q# `" j* ?* A% ]8 \' W
+ E  D8 K. C: ^# M   也许要问,为什么国内就不能生产磁控溅射的设备。其实国内能生产的,有些建筑玻璃的镀膜就是用国产设备生产的。但这些设备可能不能用来生产汽车膜,也许是实用化程度不够,或者不能制造大型的磁控溅射设备,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没有解决高温高热的镀膜材料溅射到薄膜上耐热问题,或者是别的技术方面没有解决。拿一些高档汽车膜来说,据说达到8层,而这8层不都是光学膜,可能里面只有二、三层是光学膜,一层用来反射紫外线、一层用来反射红外线(就是隔热)、一层用来防眩光,一层实现单面可见光透射。剩下的可能有一层防爆膜、一层胶粘剂、一层保护膜(顺便说一句,镀三氧化二铝,俗称刚玉,可以有非常硬的保护作用,仅次于金刚石,记得说是保护膜常用材料)等,这么多膜集合在一起,就不单单是一个磁控溅射的问题了。
. _- H+ b8 _' B: M5 [, s$ k. k9 y* F' y# z7 ]3 G, P$ u. ~

" J# x  @( D: o. ^5 p7 o( o   不过话说回来,国内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技术,比如本人了解的光学镀膜技术十年前是离国际先进水平差不了太多,但非常遗憾的是,国内技术的产业化做得太差,很多技术只是在少数方面应用,如军事等,而民用好像没有人或者说一个机制去推广和开发,特别是不能将技术进行低成本市场化改进,所以我们国内的汽车膜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生产出来,我们大家可能都买不起。+ e  l3 @# }; T1 k" y

# Z" R4 C4 R- L6 }+ j+ j: n6 ]5 Z/ b% w, m/ o- C) h
   说了这么多光学薄膜,我们明白,真正理想的汽车膜,如红外光反射率(所谓的热反射率)达到80%-90%,单向可见光透过率达到90%(甚至根据外界光强度可变透射率),紫外线透过率小于1%的的汽车膜,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会贵得可能超过一辆汽车的价格。
8 T: Q2 g, |9 q6 a* J+ Q8 e8 @, \还要明白的是,汽车膜做到现在的价格,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是本人当年不敢想象的事情,记得当年要在火柴盒大小的光学透镜上镀三层光学膜的价格,是90元。但大家更要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真正好各方面都很满意的汽车膜,一定很贵。* C" \: t% O4 W  y' z+ F7 F  D  n
! _3 z0 Q/ z7 M# f& T, M. p: a

! r5 {" R  X3 j% Y6 i/ O   但是怎么辨认是好的汽车膜呢?这可是非常不容易,从光学专业角度来讲,需要一种昂贵的仪器,叫光谱分析仪什么来着,测算出详细的数据,如隔热率、紫外光透过率、透光度(当然专业的光学术语不这么称呼)等,但这种宽频谱光谱分析仪不是一般的单位有的,模糊记得十年前全自动的带电脑的光谱分析仪还是对华禁运的。. ~% f7 j" s# C# C! U

' z8 S2 N0 ^3 _" A7 G
0 Y$ M) o; x# y, r' U& z0 ~8 v  U   所以,我的结论是,不借助昂贵的仪器,一般人是没有办法来分辨汽车膜的光学性能是好是坏的——也许可以用其他一些物理的方法,分辨汽车膜的其他方面性能。
- w7 g* _: i" F& K   ) l3 s  Z9 T. ~3 ?" [% }9 c
, w! v" [" F9 i) ?7 T  e
   当然,很多人总结了一些方法,但我认为不见得放之四海皆准。. M3 F  J3 Z' q7 e
   
7 C% ^2 D& r2 N4 n
, R. j: b& X, o* l" n5 a  H# o0 d   比如说好的膜不会掉色,因为起光过滤作用的膜是夹在几层膜的中间的。前面说了,本人认为真正的光学汽车膜不是几层合在一起的,而是有一个塑料基层,然后再镀几层材料上去,而镀得这个材料是很薄很薄的,因为要实现光学性能必须要很薄,薄得甚至不能用膜来形容,可能只有塑料基层的1%。既然是镀上去的,就有掉的可能,实际上也很常见,如温度控制不当、有杂质,或者保护膜质量不高等,这只是算次品或者是技术不过关的膜而已。也许有些假膜才可能真正不掉色,因为它的基材就是这个颜色,何必再化成本去镀一层可能掉落的膜呢?) ]1 f$ L4 T8 a' p: L% C0 P' `
9 J1 R# k6 P( }8 q4 d- }

, b6 k7 @, {( N7 M4 |  V- H    还有说好的膜有防伪标。据我所知,印防伪标比造真正的膜简单多了。制作防伪标也是一个心理安慰,或者厂家防止一些低技术的造假膜者,但难不倒一些稍为有点技术的造假者。
+ {2 K3 Z  G* }$ V由于膜的品质检测很难,因此膜也非常容易糊弄人,假冒经销商也会根据顾客心理来营销,你要大店我们就搞店大,你认为价格高我们就定高价,需要无尘就搞尘无,需要保证书就印保证书。一切都可以做得很像。
1 ^9 `6 _9 n/ k2 Y" r2 {
0 I& R: @  @5 J
, [& q5 l: U5 D" o3 `  D$ |   另外一点,通过化学镀膜的方式制造的汽车膜发展有很多年了,化学镀膜方式就是镀得膜厚度比较厚(指镀的膜层,不是真正的膜厚),只能实现比较单一的功能,特别是在实现其他功能时不能照顾到透光率。化学镀膜法成本应该很低,估计我们现在大多数膜,特别是侧挡膜和颜色深的膜都还是化学膜。而用化学镀膜法制造的膜,通过伪造参数,来冒充高档的光学薄膜,也是一件很难让人发现的事情,你总不能买一部全波段的几十万上百万的光谱分析仪来测试吧?
% H" P$ C& _: E$ X8 E* I
+ B8 V. m, p" m# m3 b; E7 W& R5 T
   我们确实很难对汽车膜做出明确的判断,特别是购买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听以前购买者谈亲身感觉,因为对温度的感觉不同,有人灵敏有人驽钝,还得多听几个。不能光听牌子,还要明确店家,冒牌横行的时候,店的口碑比牌子更重要。9 S' B5 o% s2 a& X" U1 D% w# [

, s& y0 w5 Y9 j, E( [1 ~$ L, Q
! C0 y- |$ k8 b, w1 D. V  V   如果有条件的话,拿点膜的边角碎料——最好是透光度高的,这样才容易检测出来,透光度低,自然隔热率高——自己贴在一块玻璃上,然后盖在一个如陶瓷类有点保温效果的水杯或者碗上面,放在太阳下面晒。同时拿另外一个没有贴膜的玻璃盖碗来试验,隔一段时间测试一下水温,并摸一下膜的温度。如果水温低,膜的温度也很低,那么恭喜,找到真正的光学好膜,如果水温低,膜比较热,说明是有吸收热功能的隔热化学膜,但不见得是光学薄膜,价格便宜也可以用。如果水温较高的,都是假膜了。多比较几种,差别就找出来了。
" n+ F( M. i$ ^+ F/ r) ^- f% Q6 {# K前档玻璃防眩光很重要,可以贴上后用相机闪光灯或者很亮的大灯来试,如果隔着膜,眩光不那么刺眼了,就是可以防眩光的。
! ~/ f  B, t; h7 U: {$ i. K $ e# o  E  a5 |0 x
% X0 P* k# |; U' G3 v& O
   防紫外线,可以用验钞票的紫外灯来照射试验。
4 a- z/ i( e+ }% Q : x6 S. K8 B$ M. w/ A) ~
9 x  W! B# C$ J7 l& M5 ?, `
   至于膜的物理性能,如何测试就不敢妄下断言了,不过防爆功能,可以贴在玻璃上砸砸看效果。& W3 G6 ^3 m- H- D( B4 I0 m/ P

' U0 @& j$ W8 _! X* I; _7 E7 C: _8 x# [. ~
   测试的时候,多比较几种,差别就出来了。另外,尽量选透光度好的膜来试验,才是考验膜真的水平。测试前,要将膜的各项数据了解到,然后才好比较。
* }" a7 D: n" W0 |1 Y) Y! P. o
6 b2 [$ E* u  W" H
# b" g4 Y) Y9 n: H/ e( o& v   另外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贴不同的膜同样规格的车,白天放在太阳下面晒,然后测温并目测和亲身感受比较,也能大概有个差别出来。4 {" A6 Q' ~" {0 Z( f. s
& H4 i# T9 Q! O. x. u: U
- ^2 U& v  J  ]) c- m
   以上是本人根据多年前残存的光学薄膜的理论知识,对当前汽车膜的一些推测,其实就目前的情况和我们普通人能承受的价格,不能将汽车贴膜想得那么美好,能实现一部份要求,如防眩、防爆之类,可能才是汽车膜推出的本意。而隔热和防紫外线、透光率只是不可太过要求的副产品而已,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贴上真正的车用光学薄膜,在汽车里享受阳光的同时,也免除了诸多副作用的伤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5-17 17:59 , Processed in 0.0256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