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657|回复: 0

[其它信息] 光学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7 1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学成像原理简介( S. l3 ]9 q: k6 \( |3 t/ o* x1 l
一个成像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 S) D/ w: Z9 r( m·视场:能够在显示器上看到的物体上的部分
  k( a/ R- T, J0 B8 t7 `/ g; {·分辨率:能够最小分辨的物体上两点间的距离
) S* F, G% c4 |& }7 W  X·景深:成像系统能够保持聚焦清晰的最近和最远的距离之差
9 b6 [; [; B; j·工作距离:观察物体时,镜头最后一面透镜顶点到被观察物体的距离
5 N  S8 O5 {( \5 `: L( X·畸变:由镜头所引起的光学误差,使得像面上各点的放大倍数不同,导致变形
+ I# C5 X# i5 `* j5 c5 C& @$ A·视差:是由传统镜头引起的,在最佳聚焦点外物体上各点的变化,远心镜头可以解决此题。
2 t, L: Y5 x8 C: O1 J/ h) @7 g! ~; K4 e  G9 E
·图像传感器尺寸:图像传感器(一般是ccd或cmos)有效的工作区域,一般指的是水平尺寸。对所希望的视场来说,这个参数对决定预先放大倍数(pmag)是很重要的。多数图像传感器的长度与宽度之比是4:3,如下图所示。
' u3 _  X5 x, M5 q: L: D, e9 c, W- w9 w( ]
·预放大倍数:是指视场与图像传感器尺寸的比值,这个过程是由镜头来完成的' o! w2 q9 I8 e. ~, X* o5 \
·系统放大倍数:是指显示器上的图像与实际物体大小的比值,也就是整个系统的放大倍数。它也可以写成预放大倍数与电子放大倍数的乘积,而电子放大倍数则是显示器尺寸与图像传感器尺寸的比值。
9 i  @; u$ U+ L·分辨率:分辨率的大小表征了对物体上细节的辨别能力,下图简单的说明了物体上的两个方块区域成像到cmos/ccd相机上。可以看出,因为图像传感器上像素间的距离已经确定,如果想要区分物体上很近的两点,它们之间必须隔开一定的距离。: R3 h4 ]* T4 L( X* W+ F
1 N! D1 p8 X. O9 V: Y
与分辨率相关的术语有以下几个:/ T) ^% G' }1 |! u. e
·每毫米对线(lp/mm):如上图所示,一对线是指一个红色的区域和一个空白的区域。分辨率就是用每毫米上对线的数量来表示,因此分辨率常常被看作是空间频率。这个频率的倒数是指最小可分辨的物体上两点间的距离,用毫米来表示。这个参数可以用来表征镜头或者相机的分辨率。  L9 r5 a4 s9 b3 c
·像素数: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也可以用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数来表示。如图所示,一对线与两个像素相对应,换句话说,如果要使两个红色区域分开,就必须一个像素贡献于红色区域,一个像素贡献于红色区域间的空白。
" h" [* E. n2 Z8 g/ K. h0 r·tv线:在模拟制式ccd相机中,用成像后可分辨的黑白线的数目来表示。这个值是没有单位的,不能够与每毫米对线相混淆。
  m" D  j9 }6 `5 q& z2 L) j" Z·c/cs接口:这是工业界ccd和cmos相机普遍使用的螺纹标准,螺纹规格是32tpi,即每英寸32线。如下图所示,对c接口,从后凸沿到像平面的距离是17.526mm;而对cs接口,从后凸沿到像平面的距离是12.5mm。# l0 M" o7 s5 [9 p* A, b" k) m
一个c接口的镜头可以通过一个5mm的接圈接到cs接口的相机上。: H" C! M* j$ e4 J
光学镜头相关知识
* f# L) U" C' \, q( ~+ Y·焦点与焦距:焦点是指一簇平行于光轴的平行光经过透镜以后,汇聚成的一点。而焦距则是镜头的主平面到焦点之间的距离,由于镜头一般有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所以无法直接判别主平面的位置但通过严格的计算可以得出。要注意后焦面与焦平面的区别,后焦面是指镜头的最后一片透镜到成像面的距离。" c) u7 E, l* D* c
·光圈系数:光圈是用来控制镜头进光量的大小,在光学上称作孔径光阑。对于不同的镜头而言,光阑的位置不同,焦距不同,入射瞳直径也不相同,用孔径来描述镜头的通光能力,无法实现不同镜头的比较。所以一般采用相对孔径的方法来表示,即相对孔径=[镜头焦距]/[入射瞳直径]=f/d在成像系统中,对光圈的调节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控制进光量,调节曝光;同时,减小光圈能够提高系统的景深,并提高成像的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6-14 19:41 , Processed in 0.0352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