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5|回复: 0

[转贴] 光纤色散的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 03: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纤的色散主要由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组成。其中,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都与波长有关,所以又统称为波长色散。 模式色散  在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很多,不同的模式,其传输路径不同,所经过的路程就不同,达终点的时间也就不同,这就引起了脉冲的展宽。对模式色散进行的严密分析比较复杂,这里仅作简单讨论。我们知道,在同一根光纤中,高次模到达终点走的路程长,低次模走的路程短,这就意味着高次模到达终点需要的时间长,低次模到达点需要的时间短。在同一条长度为的光纤上,最高次模与最低次模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差,就是这段光纤产生的脉冲展宽。  影响光纤时延差的因素有两个:纤芯-包层相对折射率差和光纤的长度。光纤的时延差与纤芯-包层相对折射率差成正比。其中是纤芯的折射率,是包层的折射率。越大,时延差就会越大,光脉冲展宽也越大。从减小光纤时延差的观点上看,希望较小为好,这种小的光纤称为弱导光纤。通信用光纤都是弱导光纤。另外,光纤越长,时延差也越大,色散也越大。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是由光纤材料自身特性造成的。石英玻璃的折射率,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对不同的传输波长有不同的值。光纤通信实际上用的光源发出的光,并不是只有理想的单一波长,而是有一定的波谱宽度。当光在折射率n的为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v与空气中的光速C之间的关系为:              v=C/n  光的波长不同,折射率n就不同,光传输的速度也就不同。因此,当把具有一定光谱宽度的光源发出的光脉冲射入光纤内传输时,光的传输速度将随光波长的不同而改变,到达终端时将产生时延差,从而引起脉冲波形展宽。波导色散  光纤的第三类色散是波导色散。由于光纤的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很小,因此在交界面产生全反射时,就可能有一部分光进入包层之内。这部分光在包层内传输一定距离后,又可能回到纤芯中继续传输。进入包层内的这部分光强的大小与光波长有关,这就相当于光传输路径长度随光波波长的不同而异。把有一定波谱宽度的光源发出的光脉冲射入光纤后,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传输路径不完全相同,所以到达终点的时间也不相同,从而出现脉冲展宽。具体来说,入射光的波长越长,进入包层中的光强比例就越大,这部分光走过的距离就越长。这种色散是由光纤中的光波导引起的,由此产生的脉冲展宽现象叫做波导色散。三种色散的比较  一般来说,光纤三种色散的大小顺序是:              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对于多模光纤,总色散等于三者相加,在限制带宽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模式色散,其他两个色散影响很小。  对于单模光纤,因只有一个传输模式,故不存在模式色散,其总色散为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之和。为减小总的波长色散,要尽量选用窄谱线激光器作光源。  对光纤用户来说,一般只关心光纤的总带宽或总色散。光纤光缆在出厂时,也只标明光纤的总带宽或总色散。    现在的色散补偿光纤,色散补偿光纤,色散位移光纤可以解决一般光纤的色散问题,现在高速光纤通信的真正的拦路虎是偏振模色散。它是由于光纤的几何形状不对称造成的,而这个问题又是光纤制造和使用上不可避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4 , Processed in 0.0275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