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4|回复: 0

[转贴] 光缆及其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5 1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导纤维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微而柔韧的媒质。光导纤维电缆由一捆纤维组成,简称为光缆。光缆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介质,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6 m2 ^% |* I6 N" E2 u+ M  (1)频带较宽。0 A, f' n% I8 H# k, y+ x9 c0 b
  (2)电磁绝缘性能好。光纤电缆中传输的是光束,由于光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影响,而且本身也不向外辐射信号,因此它适用于长距离的信息传输以及要求高度安全的场合。当然,抽头困难是它固有的难题,因为割开的光缆需要再生和重发信号。
. m2 W% g+ U0 Q5 b& R  (3)衰减较小。可以说在较长距离和范围内信号是一个常数。
& w2 `. u; A: [/ e' B& M4 H1 D9 ]: u  (4)中继器的间隔较大,因此可以减少整个通道中继器的数目,可降低成本。根据贝尔实验室的测试,当数据的传输速率为420Mbps且距离为119公里无中继器时,其误码率为10—8,可见其传输质量很好。而同轴电缆和双绞线每隔几千米就需要接一个中继器。
0 _2 k" D  b4 {5 S" S  在使用光缆互联多个小型机的应用中,必须考虑光纤的单向特性,如果要进行双向通信,那么就应使用双股光纤。由于要对不同频率的光进行多路传输和多路选择,因此在通信器件市场上又出现了光学多路转换器。% C- _* @$ ^+ D6 i/ l
  在普通计算机网络中安装光缆是从用户设备开始的。因为光缆只能单向传输。为了实现双向通信,光缆就必需成对出现,一个用于输入,一个用于输出。光缆两端接光学接口器。" u' S4 j' \" D1 Q
  安装光缆需格外谨慎。连接每条光缆时都要磨光端头,通过电烧烤或化学环氯工艺与光学接口连在一起,确保光通道不被阻塞。光纤不能拉得太紧,也不能形成直角。
/ O: T3 k+ k  N7 R3 d, @( S互联光缆双芯物理结构如图5所示。4芯光缆的物理结构如图6所示。
, `0 |" }: X: p3 ^1 `7 y
- Q1 O9 Q4 p5 ^( M3 e; Q4 ]% m) s* n5 s# {/ U
3.分布式光缆
8 M- q6 i1 S6 I  `& y  (1)应用范围2 P; ~, b+ l- |$ u2 |* _
·多点信息口水平布线。
) ^0 z+ G: B0 c. P; @·垂直布线。
3 x2 e+ Y7 v$ y7 ]·大楼内主干布线。
3 A5 s+ B7 V# r·从设备间到无源跳线间的连接。
" \9 \6 r+ Q, i# A& N7 E·从主干分支到各楼层应用。: }/ a3 ~& B: \* }
·适用于胶水型光纤连接头以及LIGHTCRIMP光纤头端接。: _& J1 L6 O( `" D6 a: [9 O& i5 y) N
  (2)性能与特点* d+ l% @" s, E5 [, x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 w4 k% o0 N: o. E2 W·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 ]+ z9 s3 S3 ~4 u# `·按照EZA标准色码标识。+ m' s0 z2 e$ C- v  ~8 r
·UL/CSA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
1 y% q0 c) f+ j9 N# N. E: v·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409-CORE及IEC793-1/794-1标准。; M( T3 ^2 y1 d8 I& b. n- \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 11801:1995标准。5 x" A% O: a3 @
·防护网可抵挡尖锐物损伤。" O# f: o$ G8 d0 S7 h0 Z$ p- J& t! X0 G
  分布式光缆分多单元分散型12芯光缆和多单元分散型24~72芯两种,其物理结构如图7所示。
7 Q) Z& l/ A+ T5 z. n* P" K4 s
4 s8 e- `; S! D* R8 ^1 n* P* H4.分散式光缆
5 M8 l' g- E) y; ]* q' U% ~1 D  (1)应用范围) C3 L' b8 X" k" C" s
·分散光缆组合。
' D! H7 C( o1 _! ~9 h8 i·多根光纤交插连接,结构坚固。
" z9 R/ s* `9 I6 p) r+ S# z- F·水平光纤到多站点出口,端接简单、直接。 ·适于环氧树脂光纤连接头以及LIGHTCRIMP光纤头直接端接。
9 P; A7 t' P3 O  (2)性能与特点6 m3 {5 E' N! s3 Y( j# p$ D8 E+ I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 v# s% N! C. P# c* w# c3 J1 u·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 u+ N8 u: O& v·2.4μm独立光纤辅单元,允许带套连接头端接。" X" b" a$ q; L
·UL/CSA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
2 `. d0 u" q0 x5 e4 ^9 z·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409-CORE及IEC793-1/794-1标准。
, G/ r6 ?0 O- a# U6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 11801:1995标准。- w3 \0 ~7 L- L' ~& a
·走线方式高度灵活。
$ Q0 ^( k  d  J1 h! N4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 j* K0 k! @: L- q. ?4 d
  分散式光缆有4芯、6芯、8芯、12芯。它的物理结构如图8所示。
+ N" g2 E- K. b6 D' L/ T/ g& z* r! v5 o
5.室外光缆4~12芯铠 装型与全绝缘类型
# b6 J% @" I& y/ y" P: e  (1)应用范围
' G9 c; r9 f: }, @3 c& K·园区中楼宇之间的连接。
4 l- o/ {  ?; C1 U  ~·长距离网络。0 l$ q4 S8 P$ u- \5 D6 q" T/ ~* {
·主干线系统。8 |, U6 o# q6 f; d  A
·本地环路和支路网络。
" M, V& q" t. w·严重潮湿、温度变化大的环境。
) d" T4 m' x. r. ~·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地下管道或直埋、悬吊缆/服务缆。" j- u3 D# D  i
  (2)性能与特点9 ~- e/ b0 T: M+ F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4 D2 `' }5 y4 C8 _
·900μ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
; `# B$ e/ H3 ]$ A·套管内具有独立TIA彩色编码的光纤。5 V/ s* o2 l6 S, @
·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 D' ?& Y3 g, a5 @4 E% ?9 h) t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20-CORE标准。
/ X8 p$ P* }0 j·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 11801:1995标准。8 p7 B4 r3 }: R- q) `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
! b8 K  h, }8 w2 P  J% i·聚乙烯外衣对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有保护作用。0 J  V1 `$ I6 f$ y
·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绳使剥离外表更方便。
1 e( c. S. T1 C, T' S$ D5 S2 P  室外光缆有4芯、6芯、8芯、12芯,又分铠装和全绝缘型,其物理结构如图9所示。8 R4 p1 Y8 i- x) l6 w# h; ]
2 y9 [- R, @6 m; m
6.室外光缆24~144芯铠装类型与全绝缘类型) p7 ?% H* H; G! f" E* U/ r
  (1)应用范围/ E9 z3 u8 X& n5 T0 P/ T9 B0 O% A0 w
·园区中楼宇之间的连接。
9 y6 \5 @% i. B. r; J·长距离网络。
* V1 k3 c, c/ A# V) ~·主干线系统。
$ x& Q# Z6 I5 Y0 h·本地环路和支路网络。  z, g* d0 D7 a* y$ U
·严重潮湿、温度变化大的环境。
: j  x* D4 Z, n4 N·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地下管道或直埋。- d: e& A! X  P) f/ K0 `$ u0 \. X8 H
  (2)性能与特点0 g& F6 S. D7 I) l* z: ~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 l- T9 \& V: C
·绝缘结构可避免雷击。; b1 m( K' @4 L: W
·套管内具有独立TIA彩色编码的光纤。& S* U" q7 h1 w0 ^
·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注胶芯完全由聚脂带包裹。
4 j( s1 y& K5 R- U  ?* ]3 q5 ^9 q·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20-CORE标准。
! W# D3 z8 X9 L( V3 _5 h·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 11801:1995标准。2 x# |! E  o: l8 k& p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性能,提高对光纤的保护。
) n( h# G6 n% e% s. ]; k·聚乙烯外衣在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下有保护作用。
5 ?; Z* f4 E, V$ {+ P* P5 R·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绳使剥离外表更方便。, ^+ B7 c0 A: D8 [' w" I3 Q
  室外光缆24~144芯光缆分全绝缘和铠装,规格有24、36、48、60、72、96、144芯7种,其物理结构如图10所示。
* K, o1 Y( ]3 A5 p% W
4 A! Z% {0 F9 E7 p! P* {7.单管全绝缘型室内/室外光缆8 n* q% [" T4 O( w; x5 V
  (1)应用范围
# n: m" W3 ^9 M$ b·在不需任何互联设备情况下,由户外延伸到户内,线缆具有阻燃特性。* `3 c: A. {7 s9 ^# L
·园区中楼宇之间的互连。0 b% ~1 i, O6 R8 s. O3 O# F/ M
·本地线路和支路网络。) u' Z* a6 N  x+ z
·严重潮湿、温度变化极大的环境。
0 b& f, k& S. l8 I" j& G·架空连接(和悬缆线一起使用时)。& S( h% Z0 a0 K7 R7 x
·地下管道或直埋。, r0 Y+ ~- ?3 D$ l
·悬吊缆/服务缆。
& D2 K# o: Y! Z1 ^0 C* U% [6 U  (2)性能与特点
, j! Y$ w; [" e·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8 z/ q' [7 J& P( ?# @% \% l! Q
·LSZH的设计符合低毒、无烟的要求。) s# s7 n* \/ J$ }+ `: o  p$ |
·套管内具有独立TIA彩色编码的光纤。  E! q7 i$ p2 P
·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注胶芯完全由聚脂带包裹。
; T0 ]1 z' V2 N- v( K·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20-CORE标准。6 L$ V! ^4 _% P+ F4 q. d& u& f
·扩展级别62.5/125符合ISO/IEC 11801:1995标准。' @# ~! v6 c( x' U0 p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高对了光纤的保护。
- U( F' @+ f: ?  T·聚乙烯外衣在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下有保护作用。  G+ I+ p( W/ u* D0 [
·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绳使剥离外表更方便。: S# b/ }, m$ e
  室内/室外光缆有4芯、6芯、8芯、12芯、24芯、32芯,其物理结构如图11所示。
# I9 G! Z3 K( G1 O2 ]图11 室内/室外光缆
% t8 ]7 \  t6 z! [- x) n3 h5 a  H
  在进行综合布线时,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参考光缆的应用范围和机械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光缆产品
% P" n% l. `1 d, P* b* ^5 P2、核心网光缆
. j1 d% e4 v2 k5 @( v- V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 k% z1 b- B) |9 L5 p6 K. A
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当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干线光缆有松套层绞式和中心管式两种结构,并且优先采用前者。松套层绞式光缆采用SZ绞合结构时的生产效率高,便于中间分线,同时也能使光缆取得良好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目前它已获得广泛采用。
; m* e5 E" w8 i骨架式光缆的设计原理虽然和松套层绞式光缆相似,但是目前的实际工艺技术难以实现这一设计目标,使光缆拉伸性能难于达到规定的要求。这一点已为国内有关的光缆产品检测所证实,为此.目前我国的干线网已不再使用骨架式光缆。
& O8 X( j' I1 h3 X( f9 R, T. M. t4 W在长途线路中,由于距离长、分支少,光缆在系统中所占费用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干线光缆将通过采用G.655光纤和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来扩大容量。光缆本身的基础结构己相对成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光缆的某些防护结构和性能仍有待开发完善。例如,全介质光缆具有众所周知的优良防雷和防强电的性能,但它的直埋结构和防鼠性能始终不尽人意,是值得开发的课题。3 T* `5 }4 N9 d+ C7 ~; W
据国外报道,采用玻纤增强塑料圆丝销装结构和外护层中夹入玻璃纱层的结构,或者在护套料中掺杂0.4%的驱兽剂微囊,都能取得良好的防鼠效果。
9 I4 D3 H( g) U1 U海底光缆所受机械力,特别是拉力的作用,往往比陆地光缆要严峻得多。为此,海底光缆结构适应性的研究,以及光缆加强构件蠕变问题的研究,对确保光纤光缆的安全使用都是很重要的。据报道,针对使用环境条件开发了某些实用产品,例如,8000m深海用的轻型光缆,2000m深海、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轻铠光缆,1500m深海、多岩石、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单铠光缆,400m深海、多岩石、多浪、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单铠光缆,200m深海、多岩石、易磨损和压碎、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专门铠装光缆,以及防鲨鱼用的特殊光缆。/ T1 e: ~; y( I0 c! d
光纤的氢损问题在海底光缆中更加引入关注。据报道,普通单钢丝铠装和双钢丝铠装的光缆,经8-10年之后,在1550nm波长上可测试到0.01-0.O4dB/km的氢损。在光缆填充物中加入吸氢材料和采用金属密封管作松套管,则没有出现光纤的氢损现象。5 `7 x; {* u$ K& Q4 T3 Z
3、接入网光缆0 t- O7 }, D) k, T2 `' x  X% ^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
' X: O+ Y6 [6 u0 v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3 y9 M3 C& d/ Y! h接入网用光缆中广泛采用光纤带型式,它可使光缆适应芯数大和光纤集装密度高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光纤带整带接续的方式提高光缆接续效率。但是,在小芯数光缆情况下,也直接采用分立的光纤。
# U; {0 Y  q  S) V+ W  j& |由于光纤带光缆中光纤集装密度增大,可能损害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以及有可能损害光纤的传输衰减。因此,在获得大芯数、小外径要求的同时,光纤带光缆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
1 F0 p/ ~6 I0 K( }) L3 b接入网光缆主要用于室外,目前有松套层绞式、中心管式和骨架式三种类型。虽然这些结构在国内都得到应用,但是都还需要在获得高集装密度、小尺寸、良好性能、便于制造、低成本和便于使用(例如便于分线和下线)等方面经受考验。9 Z' Q! B9 `  @! B
在中心管式光缆中,为了获得更大的芯数,往往采用增大光纤带芯数的方法,例如,采用24芯光纤带。据报道:采用24芯光纤带生产864芯的光缆,可以作到大于目前正式采用的1000芯骨架式光缆的集装密度。这种24芯光纤带由两根12芯子带构成,要求既要保持整带的稳定和牢固,又要易于手工分成两根结构独立完整的12芯带,便于整带熔接。( M  A. C1 }* z7 e/ g0 q' F4 H
松管结构中的光纤与松管壁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据国外报道,如果采用柔软聚氯乙烯制造的半紧套管集装12根光纤,管外径为1.4mm,壁厚为0.2mm,则管子的截面积只有常规松套管的大约30%。不用中心加强构件,用螺旋绞或SZ绞方式把12根这样的半紧套管绞合成缆芯,然后在缆芯外加上中心管式结构的护套,构成144芯光缆。这种光缆适合于在管道内用牵引方法或气送方法安装。
* a9 q( A, b8 \" ^2 R2 V0 w国外目前实际使用的骨架式光缆的最大芯数为1000芯,在它的骨架上有13个槽,共可放入125根8芯光纤带,这种8芯带可以方便地分成两个4芯带。近年来,骨架式光缆在减小光缆外径和重量、增加光缆的柔软性和改善光缆使用性能方面,也不断有所探讨和报道。最早的骨架式光纤带光缆采用螺旋槽结构,为了和松套SZ层绞式光缆一样便于下线,骨架式光缆也推出了SZ槽结构。光纤带在其厚度方向极易弯曲,在其宽度方向很难弯曲,即使强迫在宽度方向弯曲,则一定会使光纤带发生折转,同时会使光纤带两边的光纤产生一定的应力。据报道,通过采用专门的骨架槽截面的设计,可以适应光纤带的这种折转。近年来在减轻光缆重量方面也有一些探索,为了减少加强构件重量而采用非金属FRP加强构件代替钢绞线;为了减少光缆重量而干用内层为泡沫聚乙烯外层为实心聚乙烯的骨架和全部为泡沫聚乙烯的骨架,但为了保持骨架槽的内壁表面光滑,这两种骨架中采用内层为泡沫聚乙烯外层为实心聚乙烯的骨架更适用。" E+ F7 i9 ]9 `4 r
4、室内光缆2 ?1 C6 E% v. r% D7 R
室内光缆往往需要同时用于话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传输。并目还可能用于遥测与传感器。
# N" n: [% V% r9 {6 V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光缆分类中所指的室内光缆,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局内光缆和综合布线用光缆两大部分。局用光缆布放在中心局或其他电信机房内,布放紧密有序和位置相对固定。综合布线光缆布放在用户端的室内,主要由用户使用,因此对其易损性应比局用光缆有更严格的考虑。; u6 Z; V, B7 G$ i
多模光纤虽然不再用于核心网和接入网,但芯径/包层直径为62.5/125μm的渐变型多模光纤在室内综合布线中仍有较多的应用,今后也可能应用50/125μm渐变型多模光纤。这种情况与综合布线系统的现有技术状况有关,随着单模光纤系统的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相关设备成本的降低,本身价廉的单模光纤仍然有可能取代综合布线用的多模光纤。
/ u/ v7 V+ K. a随着我国FTTH、FTTC系统的采用和各种要求的智能大厦的建设,要求越来越多的室内光缆产品投入应用。目前所用的综合布线光缆芯数较小、缆芯不填充油膏、防火性能要求只限于阻燃或不延燃,这些光缆在品种、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还急需进一步开发、完善和提高。" }! T; `8 a+ f" ?9 e& @6 z
在布线光缆所用的光纤类型方面,国外正在探索采用多芯光纤,例如前面提到的四芯光纤,这样可使光缆外径小、重量轻、柔软性好。& _% c5 y0 p* b8 F4 Y1 [
室内光缆的防火性能应是基本要求之一。传统的PVC护套虽具有耐延燃性,但其防潮性能较差,不宜用于室外。据报道,国外已开发了室内室外兼用的引入光缆或下杆光缆,它们既能耐室外低温和紫外线辐射、又能阻燃和便于弯曲布线。这种光缆采用PVC紧套光纤、吸水膨胀粉干式阻水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
8 L; S& @2 w$ {7 |- C7 s" K随着通信业务的急剧增加,局内光缆布线的芯数将增加数倍,减小尾缆的直径,以便在有限的机房空间内布放更多的终端模块,就显得很重要。据国外报道,为了适应机房内的这种要求,已开发了两种微型光缆,一种的外径接近普通紧套光纤外径,为1mm;另一种的外径与普通的涂覆光纤一样,为0.25mm。外径1mm的光缆(见图3),其结构与常规单芯光缆相似,采用0.5mm直径的UV固化的二次涂覆光纤、芳纶纱加强和聚酰胺护套。外径0.25mm的光缆,第一种结构与常规的紧套光纤相似,采用涂覆光纤和由UV固化树脂涂覆的加强构件组成的外套(见图4a);另一种采用涂覆光纤和由的12根层绞钢丝与UV固化树脂组成的外套(见图4b)。据报道,还开发了一种单芯矩形软线和由这种软线构成的8芯软线(见图5)。8芯软线由8根单芯软线并列再加上总护套构成,又可方便地再分成8根单芯软线。
: f3 L* m2 J0 @& e# T5、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 ~; K' T2 O/ R: Q6 _6 V) K光纤是介电质,光缆也可作成全介质,完全无金属。这样的全介质光缆将是电力系统最理想的通信线路。用于电力线杆路敷设的全介质光缆有两种结构:即全介质自承式(ADSS)结构和用于架空地线上的缠绕式结构。* }2 i" W$ m4 ^( E+ T# @
ADSS光缆因其可以单独布放,适应范围广,在当前我国电力输电系统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已能生产多种ADSS光缆满足市场需要。但在产品结构和性能方面,例如大志数光缆结构、光缆蠕变和耐电弧性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ADSS光缆在国内的近期需求量较大,是目前的一种热门产品。3 R$ l2 q4 |% ^
缠绕式光缆通常芯数较少,因其布放方法需要专门工具,比较麻烦,在我国似无需求和生产。据国外报道,缠绕式光缆在大芯数结构和结构的耐热性方面都有新的研究。4 p, N! ^  `* q3 c+ |
在高压电力线路同杆路敷设的另一类光缆是光纤架空复合地线(OPGW)。它把光纤放在电力线路的保护地线中,既用于通信,又作保护地线。这种光缆往往在新建地线和更换旧地线时才可能采用。目前国内已能生产这类产品,但在产品结构和性能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OPGW中采用金属管作松套管,除了有利于防上光纤发生氢损之外,还可很好的保证中心管中的光纤余长,提高光缆强度,提高容许的短胳电流和减小低温附加衰减。
5 l+ f% G. S; M4 i6、汽车用光缆
2 @# ~0 M8 ?/ ^! {由于汽车的对发动机的综合监视、汽车诊断、智能信息系统、光电显示和可靠性、安全性的需要,光纤的应用已开始进入汽车之中。据国外报道,在汽车总线中加入了一种带微型扎纹管的POF(聚合物光纤)光缆,能用于智能车的导航、无线电收音机、光盘唱机、高保真度系统和无线电话。由于POF能够不受干扰地实时工作,从而确保汽车的安全要求。突变型折射率分布POF的衰减为150dB/km,100m长度上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s。如果采用氧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的渐变型折射率分布光纤,预期传输衰减可降低到10dB/km和数据传输速率5Gb/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5 , Processed in 0.0320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