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高端激光薄膜

光学薄膜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查看: 1063|回复: 0

[综合资讯] 行业门槛急升 多晶硅业将刮“整合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2 09: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业门槛急升 多晶硅业将刮“整合风”
8 \7 O* h5 l2 ?+ E; A) G+ H9 \/ T: N; u3 M, ]
2011年02月11日   来源: 上海证券报
5 O! s- f6 [5 B( Z9 E4 O7 d: @) W( x2 \. Q+ t
  或推动光伏平价上网
; G6 i1 }) q% L, t3 X/ _4 E) o! v6 y
. T  T% ~9 O$ y0 l; r  赶在春节前夕,一份对国内多晶硅乃至整个光伏行业影响深远的文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在报纸、网站上纷纷刊载。
( T! O- _* y) H; V$ p5 S5 }+ x3 }2 Y1 A  w2 L8 G7 G6 @2 Z( x
  业内专家指出,该文件很大程度上还是针对国内低端多晶硅项目污染严重、耗能过大的痼疾。文件出台后将给行业设置相当高的进入门槛,对产能已经释放的多晶硅大厂可谓利好,但对一些刚开始进入或拟进入的企业则会带来相当大的发展压力。与此同时,准入条件也会促使企业降低成本继而拉低多晶硅价格,最终有利于推动光伏平价上网。/ E: b+ C* ?3 e: c% _0 _
2 ?  x: k2 v% p
  行业门槛急升9 m  z8 y' k% z
+ h# m% o2 Q- \
  此次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与去年初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包括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周边1000米内不得新建多晶硅项目,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等。
7 Y. W* c& K3 u* N7 r' }, |# N/ @
) Z* V3 o% y7 P" |( ]  “虽然大致相同,还是有些小的改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式出台的《准入条件》对更严格还原电耗的规定给出了一年的宽限期,使企业有时间来完成技术改造。
; i2 i  c  J1 U+ Q( K3 u1 W4 k( W) a1 B
  据《准入条件》规定,2011年底前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必须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和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和99%,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 J8 }% u8 N: S6 |

! J/ n0 F' O) o# M! `  不过,在孟宪淦看来,《准入条件》的要求仍然比较高,国内很多企业都达不到,面临的困难不少。, R4 R, c) g, C. d- i
$ x0 L" N& [7 R1 X8 Q, b
  “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技术上的,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的多晶硅提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但毕竟不是最先进的,很多企业都无法实现闭路循环;二是资金方面的,随着‘38号文’的出台,银行对多晶硅项目已停止贷款,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还将面临严峻的融资问题。”孟宪淦说。
/ O. Y- u: l& D/ e; C  c8 |
' T+ l5 t% r1 Z  尽管如此,他告诉本报记者,《准入条件》的出台还是必需的,任何产业都应该有一定的准入,否则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考虑到《准入条件》规定得已经比较细了,预计短期内也不会有其他政策出台。
" R* P2 s, A9 }8 k6 T0 t
* v# X& F& U% I' d0 O  平安证券分析师窦泽云则认为,多晶硅行业投资大、产出慢,并且今后两年可能面临较大价格竞争和整合压力,这要求经营企业有较强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对已建厂而言,准入条件可有效限制冲动投资的新进入者。
+ z) x) P& i6 s! ]
3 ^8 X# V( D0 Y  “这虽会相对降低短期内的国内供给增速,但可实现政策和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培养几家规模较大企业的同时,可以提高国内多晶硅的质量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有利于我国光伏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窦泽云说。' ~7 Z1 ]) K, x8 M( j0 H
8 R0 x* E$ L3 Z$ W: U
  行业巨头受益6 i1 u' A0 W1 w7 ]# O

: S. G$ M0 S; t1 d5 d  早在2009年国家收紧多晶硅审批之后,业内就推测未来的《多晶硅准入条件》将利好大企业。此次文件正式出台后,业内普遍认为《准入条件》将引发多晶硅行业的大洗牌,一些已成规模的大厂将会从中受益。
3 N5 ~: V* [" E0 d" R& p
4 I& g$ V( M  |/ u% m3 z% W$ ?; z  中投顾问首席能源分析师姜谦指出,目前国内的多晶硅厂商中80%都是小企业,普遍在几百吨规模左右,这些企业在规模上、能耗上大多达不到要求,2011年年底将是这些中小企业被淘汰的“大限”。
$ `1 ~5 c- _/ L. b' J& i8 G! o" G  C
  据国联证券新能源分析师杨平估算,按80万/吨的投资成本,每期3000吨/年的产能限制意味着25亿元的初始投资规模,加上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小于30%,这两项都大大提高了资金门槛,一些投机企业将被拒之门外。, }" e/ i5 [: l9 u% S! x
: b0 l" e! F& J( M
  “这有利于行业内的大企业发展。后者可充分发挥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杨平说。
  `8 r. ]! t0 ^7 ?- P) F
/ F- q/ E% \# ^9 @6 c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也认为,《准入条件》出台后,多晶硅产业将迎来整合,一些较小的、技术水平较低的多晶硅产能将被淘汰,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产能将在市场上站得更稳,行业格局上可能会更加向寡头垄断靠近。他认为南玻A等通过技术改造大幅降低成本的优势企业或从中受益。: g; ?, J7 I1 V" L

! Y8 _0 b2 ^2 }( Z' Z. N% f  “南玻A的冷氢化技术改造项目将降低能耗和成本,其成本从每公斤38美元左右降低到30美元左右,再考虑其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周涛说。' ~! w" r3 I8 f( z& j* m

- p4 [8 _! T! k8 C5 i% u9 J  姜谦对多晶硅未来行业格局得出的结论则是:“强者更强、弱者出局。”在他看来,《准入条件》最终会让我国形成10家左右的多晶硅生产商。
* D' P( n% D  j* O9 R7 B4 d  ^1 ]3 V, @6 Q/ i1 F, e, s1 y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建议关注具有成本优势的行业龙头,关注循环流化床法等技术的扩散和物理法等方法的技术突破带来的低成本冲击。
& N6 }0 w5 a3 p) v2 K  a
* a/ P" @2 C5 k3 M1 t( W  “长期来说,多晶硅价格的下降是必然趋势,拥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将胜出,建议关注保利协鑫(3800.HK)。而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不排除更低成本制造多晶硅方法的工业化带来行业新机会,可关注鄂尔多斯。”张镭说。2 b, }% [4 i2 h. \
% f* Q; ?% P* O) f
  行业整合难免
0 B! ~: S; k9 c
( y6 Y" J) S- N& z0 a  f  无论愿不愿意,国内一些中小多晶硅企业注定将在2011年迎来真正的难关,一场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行业整合飓风即将刮起。- m- j4 U4 b9 [  ?

; l/ M5 g! ~3 K" ?' P. d  “短期内行业整合的压力还主要来自价格竞争。”平安证券分析师窦泽云指出,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多晶硅行业具有投入高、产出慢的特点,在生产初期很难对其生产指标做出较准确的判断,故《准入条件》对行业内已有企业的执行效果仍有待观察。
4 f# @& `; y4 T5 e) O) p& i+ h  j" M9 Z! m
  事实上,2010年光伏行业的增速就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计。根据平安证券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为10GW左右,对应多晶硅需求7万吨。而我国2010年多晶硅产能接近9万吨,产量为4.6万吨左右。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累计进口多晶硅达4.2万吨。由此可见,在考虑了增加库存的影响因素后,国内对高质量多晶硅的需求仍然很旺盛。
: }+ |. `9 L$ W, Q+ Z
% H. k" v+ J; [2 a, \& Y* r5 S  “相比国外传统大厂而言,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规模小、成本高、质量一般,随着国外竞争对手增加产能供给之后,其生存空间受到更大挑战,若2011和2012年下游需求不乐观,则多晶硅价格也会有较大降幅,行业整合将在所难免。”窦泽云说。; A& @& a  C8 k

: T* A5 B) e; m7 _0 a- A  孟宪淦则表示,如果《准入条件》中的门槛都能达到的话,则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可控制在每公斤30美元左右,这与国际上多晶硅的平均生产成本已非常接近。“毕竟,价格才是政策的核心。《准入条件》的目的就是通过国家调控来推动光伏发电尽快实现平价上网。”
# U5 |/ d% f6 F" k( V6 d
1 g/ k. K8 e# r0 R' K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也认为,《准入条件》短期对多晶硅供给面影响有限,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低成本规模化企业胜出,而原料成本降低更有利于光伏行业迈向平价上网。2 d, \6 G+ `3 q
, a3 c  f! m5 r
  他预计,在准入条件出台之后,一些高能耗高成本小规模的厂商产能将会关闭,但此类厂商本身体量很小对实际市场的供需影响很有限;《准入条件》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快达产以达到相关指标,未来新上项目则会倾向于以较大产能规模申报,均有利于行业形成集群优势,而具体能耗等指标的规定又有利于厂商加快达产周期和以低成本低能耗为目标的产业升级。
" K9 f* ?" R" v2 q" h
( O2 `  s- Z( I8 ]  “目前,现货市场价格主要是国内前几大多晶硅厂商定价,他们在规模、指标、环保等方面均达到准入要求,因此现货价格受到扰动的机会很小。长期看,准入条件有利于行业加速整合,低能耗低成本方向最终有利于终端组件成本的降低,最终目的是实现平价上网。”张镭说。(记者 陈其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邀请注册说明!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光学薄膜信息网  

GMT+8, 2024-6-1 21:06 , Processed in 0.0269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