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6 03: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镀铝层附着牢度的检测4 J! f; }: A5 D/ g& }
镀铝层牢度通常的检测方法是胶带检测法,即将长15-20cm ,宽0.5-1 inch的3M Scotch胶带贴合在镀铝薄膜的镀铝层上并将其压平,然后以均匀的速度将胶带剥离,观察并估计镀铝层被剥离的面积,面积小于10%为一级、小于30%为二级、大于30%为三级。
5 Z# x5 {! o! M胶带检测法只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只适合于一般的定性比较,如果镀铝层的附着牢度超过胶带的粘结力,则分别不出镀铝层附着牢度的差别。现在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下,用EAA薄膜(厚度20-50um,AA含量一般在9%左右)与镀铝膜的镀铝层进行热封,将热封后的样品裁成15mm宽,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试验,观察并记录剥离力的大小以及镀铝层被剥离的面积。
4 b. A" Q, R! D8 z4 E, m3、 外观检验
4 n; L6 r: V2 T/ h9 ^镀铝薄膜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 t7 m# [; A! P; R3 H0 {(1)针孔(溅射点)
; A: X( f) [" _; r, E8 e H镀铝时如蒸发舟的温度控制不良或送丝点的位置不好等情况会造成铝液发生溅射,如溅射的铝液达到薄膜上会在薄膜上形成小的针孔,镀铝薄膜上的针孔过多会造成薄膜阻隔性能的下降。一般情况下允许镀铝薄膜的针孔数量为2-3个/m2。/ l0 @1 `2 o0 ]9 i4 t: p
(2)镀空线(轨道线) 用缠绕式真空镀铝机生产镀铝薄膜时,如基材薄膜在蒸镀区有皱折,则折叠在里面的薄膜就不会有铝层附着,从而在镀铝薄膜上形成线状的铝层较浅的区域被称为镀空线。镀空线主要在CPP、PE等性质较软的基材薄膜上产生。, T9 O% M' o% R, M
(3)镀铝面刮伤(划痕)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镀铝薄膜在运转过程中,镀铝层被导辊上的异物损伤造成。
4 z5 n( J, ~4 q5 ~ z% f; |七、镀铝薄膜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Q& d& D+ _% Z4 Z
真空镀铝薄膜由于既具有塑料薄膜的特性,又具有金属的特性,是一种价廉美观、性能优良、实用性强的包装材料,因此,镀铝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产品的包装,比如快餐食品、茶叶、咖啡和化妆品的包装。. C1 I; j- @$ ?, P% T3 j7 _2 K
镀铝薄膜干式复合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C0 U G, G$ j g1 K6 t1、复合后镀铝膜的镀铝层发生迁移现象: m, z1 a* X% _( {* s
问题原因:
, I! L6 ]; V8 s2 q9 J- O, T(1)镀铝层与基膜之间的结合牢固度比较差。
( L3 l$ g, b$ d9 Z- ` N u! _(2)所选用的胶粘剂不合适。5 r8 a0 e* D) [! A7 z
(3)复合膜的固化时间过长。/ y% E- I, @6 y) b! K( s) w; ]
(4)涂胶量过大,胶粘剂干燥不充分,残留的溶剂逐步渗透到镀铝层,造成镀铝层的迁移。
" g( k$ h9 {$ [" w; q(5)张力控制不当,镀铝膜的基膜在较大张力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影响到镀铝层的附着力,这也是促使镀铝膜的镀铝层发生迁移的因素之一。
7 V8 M3 y, ]' l- ~- h9 t8 S1 j解决办法:/ n' h- @: W8 H+ d6 A: J, d
(1)更换质量较好的镀铝膜。
4 Z, U6 [# G+ [( {0 F# X8 `/ s(2)更换合适的胶粘剂,最好是镀铝膜专用胶粘剂。
0 x, y+ x% J! C- r(3)适当提高固化温度并缩短固化时间,加快胶粘剂的固化反应速度,防止胶粘剂逐渐渗透到镀铝膜的镀铝层,并削弱镀铝膜基膜与镀铝层之间的附着力。. J b; W3 J3 I9 }' v
(4)控制涂胶量,或者调整干式复合工艺的干燥温度、通风量及复合线速度等,保证胶粘剂充分干燥,将残留溶剂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减少其对镀铝层的影响。& {3 x7 p) u3 V C* J+ _: e( _1 _* w
(5)调整张力设置,注意张力适当小一些,防止镀铝膜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8 R2 O! `9 ]: A* \1 G" y0 f
2、复合膜出现斑点+ C/ b9 p& L# z' c6 k0 @% @8 H
问题原因:
3 R" B# l3 I0 o2 P(1)胶粘剂选用不当,普通胶粘剂对镀铝层亲和力较差,涂布性能差,如果涂布不均匀,就会出现斑点现象。
5 f$ c; e m- J- r" {2 o(2)胶液中的残留溶剂较多,印刷膜复合后,墨层被胶液中的残留溶剂所浸润,从而有可能产生斑点现象。% Q6 f# G* M& L" f2 ~
(3)油墨的遮盖力不足,尤其是浅色油墨,光线穿过油墨层而被铝层反射回来,产生斑点。
, i7 M% \! p# L/ g' g(4)涂胶量不足或者涂胶不均匀,复合膜中夹杂有气泡。
# t, C% d4 g. ^' l解决办法:' W$ g* x. A; T4 W4 _+ R
(1)选择适当的胶粘剂,如镀铝膜专用胶粘剂。3 \ w: @9 h8 s; s; L7 C
(2)适当提高烘道的干燥温度,或者适当降低复合线速度,保证胶粘剂能够充分干燥。
& z: Q5 f5 O) h(3)选择遮盖力强的油墨或加厚油墨墨层。5 t$ b. [- l& j2 V3 @
(4)适当提高胶粘剂的涂胶量,并检查橡胶压辊的状态,以保证涂胶均匀。
$ t1 N3 j6 }7 y3、复合膜层间剥离强度差
! U9 T* Q6 x1 W问题原因:
( N8 O0 d: x" T/ t(1)镀铝层的牢固度差,容易脱落。6 d# e8 T: O Y" o, ^4 r X- x9 p/ f
(2)胶粘剂类型、质量不当。' \1 P4 {# t5 ] ?
(3)胶粘剂干燥不够充分,残留的乙酸乙酯渗透到油墨层中,使印刷油墨软化、松动,乃至脱层,从而造成复合膜的剥离牢度比较差。
) W' g& G; `: r6 g; h) y, j; `0 p(4)涂胶量不足,影响复合膜的粘结强度。% ^' p/ f/ W# y" o* P+ ]
(5)稀释剂乙酯乙酯的纯度不高,其中水分或醇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偏高,消耗掉了一部分固化剂,造成胶粘剂中主剂与固化剂的实际比例不适当,从而使复合强度下降。7 s) R' c: `! e8 Y
(6)复合钢辊表面的温度偏低,或者复合压力太小,也会造成复合强度差。& I: o1 Y6 D" u' `
(7)复合膜固化不完全,从而影响复合强度。' Z# Y- z/ a6 \" S# O. I
解决办法:0 s" q" I$ \) C
(1)更换高质量的镀铝膜。( s3 u# @' `( U. F
(2)更换高质量的镀铝膜专用胶粘剂,提高复合强度。' V3 D% l1 M3 q* |0 n7 L) ^ U( E8 B
(3)调整复合工艺,提高烘道的干燥温度,或者适当降低复合线速度,保证胶粘剂能够充分干燥。 t; j5 Y2 w* b& F8 `
(4)适当提高涂胶量。; [, ]. N6 ^2 z A c+ y6 w
(5)更换质量合格的稀释剂,而且要严格控制对稀释剂的检测工作。
& T4 ]) \9 H8 F(6)适当提高复合钢辊的表面温度,或者适当加大复合压力。. [! k$ u) l4 ^' x2 \+ M
(7)适当提高固化温度,保证复合膜能够充分固化。
- a/ F% M5 ~, E& O% x八、真空镀铝薄膜的发展0 g0 D5 M; a8 g& f- M
随着真空蒸镀技术以及后处理工艺的发展,真空镀铝薄膜的品种及用途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包装、装饰等领域,其中典型的应用有电化铝烫印材料、镀铝纸和透明镀膜等。
0 B9 a8 Z1 W/ L4 B4 p# f7 A1、为了增强印刷品的装饰效果,在印后加工中有采用烫金的办法。用铜锌凸版在烫印机上,通过加热把金箔或银箔烫印在印刷品上,使其看起来光彩夺目富丽堂皇。电化铝烫金材料是在经过处理的PET薄膜上真空镀铝以后,再涂布一层胶粘层而制作成的,一般由5层构成。; q7 p0 H! U. Z, o2 \1 D( ]
(1)基体层。它是承托电化铝材料的基体,一般由PET薄膜加工而成,厚度12~25微米。
5 O% i9 F3 q) v; e(2)剥离层。在基体层上涂布一层剥离,电化铝烫印后,镀铝层和染色层就能顺利地脱离基体层,粘附到印刷品表面。
7 r$ M& k2 [4 }5 p(3)染色层。选择透光性、成膜性、粘附性都较好的树脂,经染色以后涂布在剥离层上而成。染色层染上什么颜色,电化铝就呈现什么颜色,有金黄、橙、绿、青、蓝、品红等各种颜色。
) N% l+ U: v: E# ~" ~4 L' X(4)镀铝层。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将金属铝蒸镀到基体的染色层上。蒸镀的铝层具有很高的金属光泽,通过烫印转移后,能把染色层的颜色像镜面一样反射出来,大大提高了印刷品华贵富丽的装饰效果。
& D' R) _% J& M& d! R(5)胶粘层。将热熔性胶粘物质熔化以后,均匀地涂布到电化铝材料的表面。烫印时在金属版加热、加压条件下,胶粘物质熔化,离开烫印版之后,胶粘层树脂立即冷却固着,并将铝箔层和染色层紧紧粘结到印刷品表面上。电化铝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 E+ b+ i# m- G7 K5 d
基材薄膜检验→涂布剥离层→涂布染色层→真空镀铝→涂布胶粘剂→成品
' r& I" T O/ A2、镀铝纸主要由原纸、铝层和涂层组成,因光泽度和平滑度好,柔韧性好,铝层牢度高,美观环保,同时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因此可广泛用于烟、酒、瓶贴、茶叶、食品、化妆品、日化、百货、礼品、工艺品等产品的精美包装,也可用于建筑装潢材料。 C! i A9 S& F
镀铝纸按其生产工艺分为直接蒸镀法和转移法两种:直接法是将纸直接置于真空镀铝机进行镀铝的方法;转移法是将涂有剥离剂和保护层的BOPP或PET膜镀铝后,涂胶与纸复合,再将基膜剥离,铝层通过胶粘作用转移到纸板表面上去。两者比较,直镀法适合生产较低克重(50g/m2)的镀铝纸,转移法适合生产较高克重(100g/ m2)的镀铝纸。镀铝纸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w: r7 _3 F2 A0 R4 c; f3 K; `
4、非金属镀膜! B2 D. x0 b% z, R
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微波加热技术给微波食品包装及需经微波杀菌消毒的一类商品的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包装材料不仅要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而且还要耐高温、微波透过性好等特性,传统的包装材料很难全面具备这些特点。因此近年来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开发新型的高阻隔性包装材料——SiO X和其它金属氧化物镀膜复合包装材料。这类材料除了阻隔性能可以与铝塑复合材料相媲美外,同时还具有微波透过性好、耐高温、透明、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小等优点,特别在商品保香方面,效果如同玻璃瓶包装一样,长期储存或经高温处理后,不会产生异味,因此,也称之为透明镀膜。它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包装安全卫生性能要求高、货架寿命较长的一类商品的包装;尤其适合作为微波加热技术应用的一类商品包装材料。下表是国外非金属镀膜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基材:PET)
" }0 |1 O2 r$ T2 U8 j: L& x1 S# x1 O国家
+ W; _0 [8 r* D- ^# S蒸镀膜
+ H4 K E' u! @% E+ o. k6 H& M阻隔性$ E- X+ W: ?8 B8 H! l
透氧性(ml/m2.d)+ B o, z! J/ g8 t, i" V$ l
透湿性(g/m2.d)/ D3 q7 A( @/ A0 @3 s
日本Toyoink
' T$ _: r" j) H- M* QSiOx
- P+ H& J: T. i7 b# Q* o2.0
; q' t& T9 h' u1 g) Y3.0
, x! k; Z7 b' l3 L+ W意大利Ce. Te. V! S( H; N6 e3 w0 L* G* i; k
SiOx
9 v* W! R: l( m" Y* E1~33 Z) y n3 R# c$ [6 H. k, w2 a6 O) g
1~2
2 s+ y, P2 W0 Y7 t8 n; Y+ U瑞士Plex Products3 Z% v% i" h* x6 [ \8 x
SiOx) `% f9 _# J7 ^ O
3.08 W" B& T$ J# S
2.0
H/ w+ Q& e; Q' C德国Leybold
3 l l, W( U7 m' d6 `- Z: A7 \- v1 n6 jSiOx$ N, J, V/ {$ O) I ]* _3 ~
1.5
6 p" f& s. s8 o+ m- y: j/
, @) H0 S% W8 `% q1 a加拿大( e! O8 F& G4 g0 F- S4 u* A3 m( \
SiOx
9 d! f) O+ u- L9 p# o* n3 n: e1.0, ^1 f2 @- f1 E4 X/ T
0.2# U' l% ^! S# d1 L
IncAirco CoatingTechnolog$ ~; w/ g- B X( w. E. R
SiO2/ Al2O3
7 }5 q; c2 y& b9 E3 v/ ]5 z# Q1~2.5
4 i# P. b1 v: i, S* i2.178 l; p( h7 M) v; C! }7 g( W
非金属镀膜可采用蒸镀原料可采用Si、SiOX、SiO 2或其它氧化物,也可以采用共它氧化物如Al2O3、 MgO、Y 2O 3、TiO2、Gd 2O 3等,其中最常用的是SiOX、Al2O3。氧化物镀膜的蒸发源有电阻式和电子束两种,电阻式蒸发源以电阻通过发热的原理来加热蒸镀原料,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700℃。电子束蒸发源利用加速电子碰撞蒸镀原料而使其蒸发,蒸发源配有电子枪,用磁场或电场加速并聚集电子束,使电子束集中在蒸发材料的局部位置上而形成加热束斑,束斑温度可达3000~6000℃,能量密度最高可达20KW/cm2。
/ z# [' \- Q$ |/ z 非金属镀膜时,蒸镀原料较高的气化温度和蒸发能导致在蒸发过程中蒸镀区温度较高,大量的辐射热使得基材吸收过量的热能而温度升高;同时,气化分子、离子和其它微粒在基材表面凝结成膜时放出的热量致使基材温度过高而发生严重的热变形。热变形后基材起皱,造成镀膜不均匀或破裂,达不到提高阻隔性能的效果,因此,软化点和熔点较低的塑料薄膜蒸镀效果较差。实验表明只有PP、PET、PA等材料才能较适合氧化物镀膜加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