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2|回复: 0

光学显微镜的历史及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9 00: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k' l1 R, j0 E! ~4 x- a+ l& y4 Y
4 i& {- F1 G/ ?* E; f" q! a- Z8 ~1 p
<br/>光学显微镜 optical microscope <br/>
7 n+ t' l6 f+ {# i1 {<br/>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br/>
$ z9 D# @/ @5 G<br/>简史 早在公元前 1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J&#46;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17世纪中叶,英国的R&#46;胡克和荷兰的 A&#46;van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9台保存至今。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1827年G&#46;B&#46;阿米奇第一个采用浸液物镜。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E&#46;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R&#46;科赫、L&#46;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br/>
6 y0 I) N2 F  P<br/>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F&#46;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br/>
2 p, L+ \8 ^, N' d4 Y<br/>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元件、电视摄象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br/>
' T6 Q9 W/ z9 d; n<br/>工作原理 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学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把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足以观察的尺寸。近代的光学显微镜通常采用两级放大,分别由物镜和目镜完成。被观察物体AB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象A1B1。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成一虚象A2B2,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A2B2。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光学薄膜论坛

GMT, 2025-10-17 , Processed in 0.0305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